1)第四百七十二章 政绩评比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德五年,冬十月

  刘襄赶在过年的前几天回到了长安,正月朔需要他这个天子来处理一些必要的事务。

  武德四年下半年的多数奏书都是由右丞相张苍和三公九卿属官处理的,少数重要的奏书是刘襄在御驾上审批的。

  虽说没有出现什么差错,但刘襄还是命令左丞相许文将部分奏书从丞相府档案里调出来核查一遍。

  刘襄此刻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审核各郡国上计数据上面,这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

  汉律规定各郡国每年九月必须定期地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治安等数据。

  将此称为“上计”,以便皇帝与朝廷能够了解地方情况,从而制定好来年的施政方针,对于地方官员进行褒奖和惩处。

  上计之事马虎不得,必须要结合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门、少府署、治粟内史署、绣衣卫等多方数据进行核实。

  因为有的地方官员政绩不好,就会在上计时委使善于作弊者起草计书,或者买通负责上计的朝廷属官以逃避汉律的裁制。

  为了不冤枉好官、也不使坏官继续为非作歹,刘襄每年还会亲自各郡国的上计吏,与他们进行交谈,将他们的话与朝廷数据统计、郡国计薄数据统计进行对比。

  长乐宫,温室殿

  “今岁朔方郡的政绩最为突出。朕记得朔方郡成立的前二年,每年都需要朝廷调拨钱粮以维持民生,到了第三年时,朔方郡就开始步入正轨,粮食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今年朔方郡的粮食产量更是位列我大汉前列,能够同时接济安西、安北两大都护府。”

  “在发展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不忘发挥其水草丰美的优势,为我大汉培养了一批优良战马。”

  “朕去岁去过朔方郡,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牛羊成群,戎狄部族也都遵守汉律。”

  “朔方郡已然从昔日匈奴治下的蛮夷之地变为了塞上关中,朔方郡当为去岁郡国政绩第一名,众卿以为如何?”刘襄看向温室殿的公卿大臣沉声问道。

  从“塞上关中”可以看得出来刘襄对于朔方郡非常多,此时的关中还是沃野千里的农耕圣地,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粮食高产量区域,文化中心。

  “陛下此举十分妥当,臣也以为朔方郡当为第一名。”张苍恭声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对于朔方郡上计政绩评比为第一名,殿内公卿大臣无一人有异议。

  这些公卿大臣都是从基层升上来的,自然知晓将一穷二白,蛮夷出没的朔方郡打造成为塞上关中有多难。

  再者,除了张苍以外的公卿大臣也都跟随刘襄出巡朔方郡,知道朔方郡如今的风土民情,自然不会有意见。

  “朔方郡郡守郅都有丘山之功,理应升迁,然朔方郡如今无法离开郅都,其余人来治理朔方郡的话,恐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