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二章 政绩评比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不如苍鹰有成效。”

  “赐苍鹰郅都三百金,百坛美酒,丝绸五百匹,一百亩耕田,御剑一柄。增其嫡长子三级爵位,赐予其太学入学名额。”刘襄缓缓说道。

  刘襄没有在官位和爵位上对于郅都进行封赏,而是隆恩其子。

  一来是因为边塞离不开郅都,朔方郡需要一个手腕强硬的人来管理;二来,郅都在朝廷官员中算是年轻的,可以留着给太子刘彻用,现在恩赐重了,将来就封无可封了。

  “陛下圣明!”

  紧接着刘襄又与群臣商议起了其他郡国的赏罚。

  着重指出了会稽郡官员的形式作风和临淄郡官学受地方豪强影响大的问题,对于两郡相关官员进行了重罚,并作为反面教材登上了大汉各郡国月报。

  在商议完郡国政绩评比后,就开始了九卿官署、盐铁司与内史衙门的政绩评比。

  至于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政绩,则是由三公自我评价,彼此评价,最后由刘襄结合绣衣卫提供的资料进行圣裁。

  “去岁,少府鲁班院有多项利国发明,少府署修建的帝陵颇具规模,并进一步完善驰道,研发出了蔗糖,财政收入颇多,可为第一,众卿以为如何?”刘襄沉声问道。

  少府署是专门服务皇帝的机构,少府刘舍又懂得察言观色,刘襄每年于情于理都会将少府署摆在第一名。

  “陛下,去岁少府署虽说有着不少的政绩,可却并未有重大贡献,再者其常年稳居第一,今岁将其列为第一的话,颇有不妥。”

  “臣以为当将典客署列为第一,其在去岁使得乌桓举族归顺我大汉,进而削弱了匈奴左地的实力。”

  “又抚慰了边境诸羌,使得其不侵犯我大汉边境,减轻我大汉边防压力,从而节省开支。其功劳可为第一。”右丞相张苍恭声道。

  少府署政绩好是好,可是少府府库钱财的决定权在刘襄手中,他这个丞相无权过问。

  与其说是张苍在替典客署挣第一名,倒不如说是张苍对于皇权碾压相权局面的不满宣泄。

  虽说大家都是为了大汉着想,可相权与皇权天生不对付。

  “众卿以为呢?”刘襄开口问道。

  皇帝与三公坐而论道,皇帝是大汉集团的董事长,而公卿大臣则是集团的董事,大家是一种法律上的战略合作关系,而不是满清那种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公司的一把手与二把手意见不一致,一把手也不能因此开除二把手,这时候就需要其他的董事来投票表决。

  “帝陵修建关系我大汉迁陵制度,由此便可对地方豪强进行调整,达到巩固朝廷权威的目的。”

  “驰道对于我大汉调动军队,运输粮草辎重有着大益。蔗糖自发明以来,便成为暴利,不少商贾就是靠着蔗糖打开异国市场。”

  “自设立安北与安西两大都护府以后,我大汉与匈奴便攻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