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处处掣肘 人人提防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时行和梁梦龙正在慈宁宫暖阁里焦灼地踱着步。

  两人眼睛都充满了血丝。

  兵变——对于任何一个朝廷来说都极为忌讳,因为那相当于是自己人搞自己人。

  虽然历朝历代层出不穷,但多数情况都发生在边疆或人员混杂有争议的地带,朝廷对那些地方难以羁縻,加上那些地带的士兵生活困苦不堪,许多时候朝廷的军饷都不能按时发放。

  但像富庶之地又是浙江门户的杭州,这种地方发生兵变,没有官员敢麻痹大意。

  在他们眼中甚至觉得不可能,所以对朱翊镠当日给出的警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殊不料成真了!

  杭州兵变已然发生,只能亡羊补牢,申时行和梁梦龙想到朱翊镠交代吴兑关于泉州的事。

  这才一大早急着赶来。

  ……

  朱翊镠简单洗漱完毕,跟着李太后去了正殿。

  见他们进来,申时行和梁梦龙连忙行礼问安。

  李太后抬手示意两人坐下。

  朱翊镠紧挨着李太后坐,他明显感觉到申时行和梁梦龙的眼光落在他而不是李太后身上。

  这不合常理,但倒也在朱翊镠的意料之中。

  申时行率先开口:“臣与梁尚书原本打算昨晚一得知杭州兵变的消息便立即赶过来,但大晚上的怕打扰娘娘与潞王爷清修,只好先去了陛下那边。”

  “说正事。”也不知是否习惯了一向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张居正的作风,李太后对申时行这种迂回的汇报方式好像不怎么感冒。

  人总那样。

  她倒是希望张居正迂回,可人家每次都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绝不拖泥带水拖沓半分。

  申时行不紧不慢地道:“臣来主要是为两件事:一向李太后和潞王爷请罪,二想问潞王爷关于泉州参将许汝继一事。”

  关于请罪,李太后也已经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但就是因为李太后知道,所以朱翊镠忙道:“申阁老,我想请罪就不必了吧。”

  然而,申时行和梁梦龙并不知道,他们哪知道朱翊镠随即又跑去告诉李太后了?

  因此,申时行固执地道:“请罪当然需要,如果臣与梁尚书当日多听潞王爷两句,便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兴许能避免一场祸事。”

  朱翊镠偏执但也是发自内心地反驳道:“对于某些在其位不谋其职的官员,适当给他们警醒还是有必要的,不然如何革他们职、将他们拉下台?”

  “潞王爷,但以这种方式,臣以为似乎……”申时行还想说。

  但见李太后一抬手,抢道:“申阁老,关于杭州兵变的警醒,镠儿事先也在我面前提过了。”

  “……”申时行顿时语塞。

  如果他俩执意请罪,那岂不是让李太后也要请罪?

  朱翊镠看出申时行和梁梦龙的尴尬,当然也包括李太后,紧接着坚持道:“关于杭州兵变的事,就不要再自责了,毕竟我提醒的时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