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3章 大汉热搜榜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3章大汉热搜榜

  在太学招收博士的考试结束后,从大汉南北各地前来的诸郡文士,在等待成绩公布的时候,成了长安城内最“闲”的一批人。

  故而他们无事可干的情况下,便是流连酒馆,或是茶室闲谈,这些人表明轻松,可内心或多或少会有几分焦虑,需要用倾吐排解,与旁人频频述说。

  如果这个时代存在“热搜榜”,那榜单前三位,将全部都是太学考试相关话题,而且词条后面必然会带有大红色的【爆】。

  至于热搜榜单的第一位,即是“惊,快想想你试卷上的考题是什么”。

  这个话题并非在考试结束的瞬间,就有了热度。

  而是次日,不少文士互相交流心得,过程中惊奇地发现,他们做的卷子居然存在轻微的差异。

  当初我们没能力去草原上复仇,只能在本土反击作战,暂且忍着。

  现在我们有能力了,你还在上蹿下跳,想必是活腻歪了吧?

  陈洛选中的这道策论题,起到了探查民心的效果。

  第一种说法为“分科取人”,这属于一种传统的说法,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来选举人才的选举制度。

  那么策论题目,自然不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环环相扣,绝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便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发自内心地开始认可太学。

  随着大汉国力日益强盛,这股怨气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反倒愈发浓郁。

  他费劲心思,让人专门去设计出数套不同的试卷,而且让它们的难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肯定不是因为吃饱饭闲得慌。

  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呢,向来众说纷纭,根本在于牵涉到“科举”的定义问题,需要明确“科举”的内涵,才能真正明确科举的起源时间。

  “外夷犯边,何谓安国之道”,随着策论话题的传播,陈洛再安排专人在酒馆。茶舍以及集市之中,悄悄记录参与讨论者的大致身份与思想倾向,从中看出民心所向,求战、厌战亦或是反战。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乃是天选。

  待到考场上,看似所有人都在公平竞争,实际上部分人的题目更加简单,到时候最终结果即是某些能力不如你的人,却因为他做的试题简单,分数便高了你一大截,成功上岸。

  大部分人脸色发白,双眸暗淡,更有甚者,面如死灰,一看就知道心态有些小崩。

  可他们内心真是这么想的吗?

  当然,普通百姓倒是不明白试题中那么多弯弯绕绕。

  而科举的定义,有以下三种。

  咱不懂那些花里胡哨的文辞,咱只知道把匈奴人给屠光了,就没有外夷了,那国家肯定就安宁了。

  于是大汉热搜榜的第三位,即是“此人乃何派弟子,一日竟连挑十八家酒肆茶馆”。

  只是那人再没有露面过。

  让天下百姓共同认可太学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