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7章 从农家子到跨国经营新星(4000字)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打不动……

  只不过,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造,中国的所有产业都几乎是被制造业“改造”了——饭店的服务员要做广播操,白领要参加拓展洗脑,互联网公司还有首席价值官……无论是华为比亚迪,还是BAT,所有企业都是按制造业进行管理,核心都是“更高的效率、更统一的质量、更低的成本”。

  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国年轻人,特别是从90后进入职场开始,也跟美国年轻人一样,对这套管理模式嗤之以鼻了。他们简单地追求“996”,做不到的企业就是资本家的剥削……

  “嘉谷尊重员工的个性,也从不强求员工加班加点。但是,嘉谷的制度是公平的,愿意付出更多的员工,自然也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王航解释道。

  在嘉谷中,他从来就不是天分最好的员工;而他能爬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就是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跟他一样的还有驻扎在沙漠开荒的魏明,几乎是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嘉谷体系内晋升。可以说,嘉谷的制度也正是为这些人所准备的。

  塞尔西还是不能理解这些仿佛浑身上下都充盈着无穷能量的中国人,但是,正如所以的老板都喜欢积极的员工一样,他还是被王航的工作态度折服了。

  很自然的,王航成为了第一个在高鸿被授予重任的嘉谷人。

  他将带领一个小组,到伊利诺伊州与大豆农场主确定新的订单并建立新的业务联系——今年美国大旱,粮食产量大跌,各大粮商对于粮源的竞争加剧。

  这又何尝不是一个融合的标志呢?

  并不是两家公司的制度完全趋同才叫融合,只要双方能在理念上达成共识,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融合了。

  “公平”显然是一个很好的点。起码,美国并非是欧洲那些养懒汉的福利国家不是?美国梦的核心,不就是“只要有平等的机会,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吗?

  自然而然的,王航的表现,也进入了齐政的眼帘。

  按照他的进步幅度以及进取心,齐政看好他能成为嘉谷国际化团队的核心人物,以嘉谷的海外战略来看,他无疑是未来嘉谷巨头的重要候选人。

  因此,齐政也亲自加入了王航的团队,以近距离观察他的表现。

  在广告宣传中出现的美国农民,带着牛仔帽,硕大的个头,坐在更硕大的拖拉机里,单手扶着方向盘,对着镜头露出爽朗的笑容。

  但今年的美国农民笑不出来了。

  一路上,他们能看到因过分干热而无法进行收获的枯萎的大豆田;能看到长得又矮又小,既长不出玉米穗,叶子也枯黄的玉米地;能看到一块块褐色的几十英亩的草场甚至都养不活一头牛的牧场……

  “超级干旱”的威力暴露无遗。

  王航不知道其中也有身边老板的功劳,他只是冷静地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