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这记忆力绝了!_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也不断闪现。

  秦邵合上书,那些语句及释义一字不差字默背出来。

  顺背一次,他又倒背一次,一样的顺溜丝滑。

  奶奶的,看来那系统还真有用!

  他频频看向看书的祝老头,但却不敢太显露自己这么短时间已经倒背如流。

  祝老头已经发现他的动作,以为他读得不耐烦了,让他拿笔书写那些句子。

  抄书也是背书的一种好方法。

  秦邵庆幸自己在前世的时候学过几年的书法,那个时候自己老娘还活着。

  老爹的钱愿意花在自己身上,他学了将近五年的硬笔和软笔书法。

  字迹虽然还算看得过去,只是这繁体字书写不熟练,速度那叫一个龟速,惹得祝老头连连摇头。

  “许久未曾拿笔,许久未曾拿笔……”

  秦邵只能尴尬地解释道。

  祝枝山已经听说他是从老河口那边逃难过来,父母已经不再,这小子能活着还能不走弯路,保留一颗纯善之心,已经很不错了!

  算了,自己慢慢教这小子,就算是做善事、修心养性。

  上午上完课,秦邵就回去了。

  在祝老头家上课是半天制,下半天的时间,祝枝山要学习自己的课程,让秦邵在家里自学。

  并说第二天要考校让他背诵前三章内容。

  秦邵下午并未呆在家里读书,直接跟韩瑾蓉他们去了田地那边。

  许牙婆帮他们联系了一个管事,就是管理田地的,是当地一个农户。

  秦邵这次过去,就是看看人怎么样,还要商谈一下薪酬问题。

  县官不如现管,强龙难压地头蛇。

  这管事就应该找当地人。

  许牙婆介绍的人看起来还不错,那人叫张大牛,看起来很憨厚的农户,年纪约三四十岁。

  家里有四个孩子,两个老人,还有妻子,却只有3亩旱田,收的粮食还顾不上交税,只能帮人种田维持一家人生计。

  其实早些年他们的地也不算少,只是日子越过越差,遇到在荒年......

  第61章这记忆力绝了(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孩子生病,为了活命,不少地都被典当出去了。

  秦邵问了他一些种地的问题,他倒是实诚,一一回答。

  秦邵找他做管事,其实就是让他领着干活。

  村子里人哪些老实能干,不偷奸耍滑,他作为当地人应该清楚,用他也方便联系。

  乡下薪酬就是粮食,张大壮的薪水按照京山这边的价格就是一年3斗粮食,其他旱地经济作物也根据主家意愿适当再给些。

  三斗粮食60多斤,将近70斤,其实是很廉薄的,但谁让这年代粮食产量低呢!

  运气好的,比如张大壮,还能找到活,很多还找不到活,只能吃个半饱,也是常有之事。

  听到秦邵说自己一共30亩土地,还要让他招人干活时,张大壮的脸色有些犹豫。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秦邵看他眼神有些迟疑,问道。

  莫非此地人工找不好?这刚经历过灾荒,大量人失业,应该不至于呀!

  “主家爷!小的,小的能不能……让家里人来做?”

  张大壮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家里不是有田,能有时间来做?”

  秦邵有些迟疑,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三亩地。

  “小人的父母刚五旬,身体还可以,还有我的大儿子也14,二儿子12,都能干活了!家里就那些薄田……”

  秦邵没想到,这人看起来有四十岁,父母才刚五十。

  想想这古代结婚早,还有这人可能因为干农活的原因,三十出头,跟四十多一样。

  1这古代别说,就是这时代别说14岁,就是8到9岁的农家孩子都开始干活了。

  “主家爷,他们的工钱不要多,一年给两斗粮食就行了,不……一斗,一斗也行……”

  张大壮看秦邵不吭声,更是慌张了。

  就是按两斗来算,这一家五个劳力,干一年也就得一石多粮食,200斤左右!

  农民的日子真是不好过!

  张大壮弯腰驼背,就差跪下来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只因未到困难处!

  秦邵的眼睛有些潮润,想起自己前世老娘没了,老爹不管,自己作难风雨飘摇的日子。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