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章 宁王的节礼_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旦采用,稿费每篇5文钱。

  能提供信息者,如能帮第一时间采集到详细信息,被采用每篇2文钱。

  可别看这几文钱看着少,这可是在大明,物价比还是很实惠的。

  上好的粮米相比较贵些,但如果是比较差的粮米,比如一些陈米碎米,三四文就可以买上一升。

  一文钱可以买3斤青菜或者一个大冬瓜。

  一文钱还能买蒜头50多个。

  且夏天水果下来,一文钱有时候能买上两三个大梨。

  对于普通底层民众来说,可以说是很不错的。

  对于一些人,如果能被采用一篇稿子,一天温饱基本得到了解决。

  消息一公布,京华书肆门口就排满了人。

  负责征集信息的是安永贞,他最喜欢采风。

  这样创作素材可谓源源不断。

  不过他太墨迹,张璁有时候实在等不及直接过来筛选信息。

  秦邵跟他探讨过新闻素材的挑选方法,两人的观点意见基本达到一致。

  三两句询问就知道信息是否有价值。

  来提供信息的大多是底层小商小贩以及小厮这类的,信息费对这些人比较有吸引性,且只是说一些话,讲一下自己提供的信息,耗费不了多长时间。

  《基因大时代》

  能写的大多数是读书人,但这类人爱面子,也不愿意抛头露面出来讲那些八卦信息。

  尽管这些人才是小报的受众群体,他们一开始却处于观望状态。

  穷书生,穷书生!

  在没有考中之前,即使考中秀才,其实很多读书人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

  纵然考中了秀才、举人有些许福利,但读书是一项很大的开销,且这上京的生活成本更高一些。

  真正不缺钱出身官宦的子弟,其实是很少一部分。

  就是官宦子弟,比如祝老头这样出身的,家里纵然有丰厚的积累。

  但因为不善经营,花的多进的少,日子也并不宽裕。

  眼馋这份稿费的读书人其实并不少。

  不知道是哪天,还真收到了两份投稿。

  那两人收到稿费之后,渐渐越来越多人投稿、

  每天要从几十份甚至多的时候上百份稿子中抽出需要用的,都要花费一番时间。

  为此,张璁还跟秦邵建议再雇一个助手帮忙看稿。

  张璁认识的举子多,不少人留在上京等待后面的科考,找个人并不难。

  张璁找的人基本都是贫民出身,在上京吃住都成问题。

  让来报社干活,直接就过来了。

  甚至说不要工费,管处管住就......

  第197章宁王的节礼(第2/4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行。

  秦邵还是让按照约定的薪酬给钱,只是有一个月的试用期。

  先前报道的王小郎的事情在上京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听说顺天府尹周韶了解到王小郎夫妇的事情,大赞王小郎夫妇仁义,王小郎重情重义。

  直接为三人赐婚。

  徐小娘子觉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