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不一般的父母_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我们打听了,你说的那地址,住的镶阳韩氏的韩二爷一家,目前任职于礼部,任主事一职。家里目前住有8人,韩二老爷夫妇,儿子夫妇和一小孙子,还有就是三个大人,一个看门的管事,一个丫鬟,还有一个婆子,据说是侍候韩夫人的。”

  “不过邻居说很少见那韩夫人,几乎不曾出门,据说是生病了。”

  王寅回禀了他跟小三子最近探测的情况。

  秦邵点头,让王寅去忙自己的。

  祝老头最近到秦邵家里比较频繁一些,如今是二月底,三月中旬马上就是会试了,他们家里吵闹,只能过这边看书。

  最近上京很是热闹,其实年前就有学子陆陆续续从不少地方赶过来。

  如今又陆续来了不少,应该都是京津冀距离附近的,距离稍微近些,就没必要像闽粤及江南其他远距离的学子一样提前一年或者更早进京。

  江北的学子一般都是年后才会上京,正月中下旬到达顺天府,更近些的提前一月或半月到达。

  所以,如今这个时候,是整个顺天府最热闹的时候。

  且每个地方的学子入住一般都会选择同乡比较多的地方,渐渐就形成了各地的会馆。

  纵然上京的房价有朝廷压制,但毕竟是黄金之地。

  一些商贾或者京师做官的人,为了笼络这些学子,也为了给自己铺路。会在上京集资买房,当作聚会所,让参加会试的学子居住,渐渐就形成了各地域的同乡会馆。

  “自明,听说十八房制名额已经下来了!”

  一早,祝老头就兴奋地到秦邵这通信儿。

  十八房其实就是皇帝任命的主考官,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十八人,也即是传说中的“十八房制”。

  主考官在阅卷的时候有很大的权利,不同人所治内容不同,喜好也就不同。

  大明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四书五经,但也并非都要考。

  四书是必考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选一项即可,即为治一经。

  大明学子治《诗》、《书》、《礼》、《易》居多,治《礼记》、《春秋》的相比较少些。

  到了后期更是少。

  原因被大明奉为圭臬的程朱对《诗》、《书》、《易》做了注释,很多学子觉得那就是官方注释。

  而另外两本没有注视,尤其是《春秋》微言大义,相比较不好研习,所治之人也相比较少些。

  因为参加科考,秦邵为了解里面的门道,打听了很多信息。

  就他所了解的先前几届会试,治《诗》的有三千多人,易经和书经的有二千多人,而《礼记》和《春秋》的均只有六百多人,相差了将近五倍。

  考官名额下来之后,很多学子就会打听那些考官所治本经,有些学子为投机取巧,会故意选择考官所治之经。

  秦邵觉得这样其实作用不大,士子选择何经作为本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