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6章 敲诈西夏(第一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周边许多国家,都盯着我大宋这块市场,求着要跟我们贸易。

  你西夏?

  一群披着兽皮的土包子,也有底气谈国际大买卖?

  面对赵鼎犀利的问题,李察哥展开了他惊人的计算能力,先后从各方面为大宋算了一笔账。

  最后赵鼎起身告辞。

  双方的第一次谈判在一种不太愉快的氛围下结束。

  回去后,李察哥如实禀报了谈判的情况。

  “朕已知晓,晋王不必担心,慢慢谈。”李乾顺表面一副淡定从容的样子,但其实内心已经慌得一比。

  和大宋互市的前两年,西夏赚了近百万贯。

  西夏国一年的税收核算下来有五万贯就不错了,两年内赚了近二十年的税收,这得多大的诱惑。

  而且这百万贯里还不算李察哥的个人收入。

  现在若是大宋强行关闭互市,简直是西夏君臣的噩梦。

  所以啊,人总是那么贪心。

  人在没有钱的时候,觉得一个月只需要一万块钱就谢天谢地了,当一个月到一万的时候,希望一个月三万。

  当一个月三万的时候,希望年薪百万。

  西夏人在过去,绝不会想到两年能赚到百万贯。

  等赚到这么多后,又不满足了,兵强马壮了,自己又行了,打起出兵直接抢夺的注意了。

  最后为此付出了代价。

  第二次谈判是六月初八。

  赵鼎还是一口咬定会州互市没有必要了,要求关停互市,至于银州,绝不会还的。

  至于第二次谈判中,西夏人加的使王子入东京为人质的条件,在赵鼎看来,可有可无。

  至少他表现得可有可无。

  当然,第二次谈判的条件还加了大宋卖到西夏的丝绸涨价的条件。

  在过去,丝绸卖到西夏是低价卖的。

  这一次西夏主动要求大宋涨价,也是给足了大宋条件。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没有说到青白盐上,这才是双方真正关注的。

  眼看宋使的态度非常坚定,李乾顺和李察哥都坐不住了。

  这俩给自己算了一笔账。

  从靖康五年年初宋夏开始打仗,到现在六月,会州榷场已经停了半年。

  西夏原本计划是攻下陕西后,大发一笔战争横财。

  可现在的局面是,李良辅赔了几万人,费听容居赔了几万人,会州交易停了半个月,银州还丢了。

  怎么算怎么亏本。

  按照过去两年百万贯,一个月就是四万贯的收入。

  也就是说,多在这里跟宋人耗一个月,李乾顺就多亏四万贯,相当于过于西夏一年的税收。

  李察哥也同样如此。

  显然,这账算得他俩都蛋疼无比。

  而且大量的征兵,已经影响了后套和横山局部的农业,时间继续拖下去,西夏人拖不起了。

  这就是战场上为什么大家拼死拼活的原因。

  西夏打赢了,就该他们提条件,大宋忍痛割肉了,就不存在现在这种蛋疼的谈判了。

  李乾顺恼怒道: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