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全都要了(求订阅,求月票)_我在1988望父成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琉璃厂在国内文人心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近代有头有脸的书画大家,得不到琉璃厂的认可,想要在江湖上混那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

  诸如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家,都在琉璃厂留下过佳话。实际上,琉璃厂不仅有为文人墨客脸上贴金的作用,还有古董文玩交易的作用。

  建国前,琉璃厂就声名显赫,文物交易很是发达。

  但建国后琉璃厂逐渐衰落,尤其如今八十年代末,琉璃厂更是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低迷期。

  “琉璃厂的兴衰,可以看做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晴雨表。”

  和平门往南三百米处,一条雕梁画栋的老街赫然跃入眼眶,虽然早没了身着长袍马褂伙计的张罗声,但一家挨一家古香古色的店铺、瓷器、书画、雕刻、古籍还是将走进琉璃厂古玩市场的季晟一行三个人拽进了历史的烟云中。

  他正在听祝植绒讲解琉璃厂的历史。

  支有才也侧耳倾听着。

  祝植绒一边往里走,一边轻声道:“倘若恰逢盛世,也是文玩古董交易的春天,当然清末民初例外,这一时期的古董文玩兴盛是一种病态扭曲的怪象。收藏正式复苏的春天,还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大部分人还没有富起来,古玩市场供过于求,所以琉璃厂的文玩相对比较便宜。”

  季晟是从现代社会过来的,当然知道老祝说的都是实情,受到计划经济多年的影响,物价不怎么高,整个八十年代就是收藏的黄金年代,他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个黄金年代的末尾端,有机会搭上最后一班车。

  “我们四处看看吧,待会再去荣宝斋。”祝植绒指着前面一家店。

  季晟嗯了一声,“进去看看。”

  这是一间老平房,招牌上写着“槐荫山房”几个龙飞凤舞的字。

  季晟一马当先走进去,祝植绒和支有才跟在后边。

  他刚一进到槐荫山房里就有些惊讶,因为这里没有柜台、收银台,一进门四壁书架,还有各种木雕、瓷器、铜饰摆件、古旧家具和玉器等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这些物品上附有标签,上面写着品名和价目。

  季晟又朝里看了看,发现里间屋临窗,一张榆木擦漆的八仙桌,桌两旁是太师椅,壁间悬挂着对联,有点远没看清内容。

  正在观察间呢,一五十多岁男子微笑着上前,“三位年兄,要看点什么吗?”

  祝植绒也面露笑容回应道:“年兄,我陪朋友过来看看文玩雅物。”

  两人稍微交流了两句。

  季晟在一旁没吭声,他没想到现在的店家这么客气,还跟顾客互称“年兄”,这在后来已经看不到了。

  在短暂交流过后,店主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季年兄喜欢瓷器,要我推荐吗?”

  季晟报以笑容有模有样学着客气道:“那就有劳年兄了。”

  店主领着他们三人来到瓷器区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