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同一个毛病_相国很爱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翩翩的汉人丢掉了风度,扯着嗓子告戒顾客不可哄抢。

  等急眼的顾客有些脾气冲的,还没抽出刀子就被五大三粗的护卫拖了出去,教训一顿后让他们继续排队……

  “相国又来了!……”

  “我等叩谢相国天恩!”

  “相国再派些人手过来吧,我们都等了一上午,还没登记完……”

  老董一露面,商贾们纷纷打起招呼,也有直接拜地谢恩的。

  对此老董都是含笑回应,有时还会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别心急,人手已经再抽调了,明日情况必然会好一些……”

  一路信马由缰走过去,看到这里交易的种类已十分齐全。

  最不缺的就是牛马皮毛、宝刀酒水、盐粮米油、还有漆、丝、金、银、铜、羽、革、砺砥、丝绸、麻布,以及醋糖、蜜浆、熟食、竹木、文采榻布、皮草药材、书籍字画。

  简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虽然没有店铺,但热闹有过之而无不及。周围的一些帐篷,还提供住宿、加工、兑换等服务,机灵的匈奴少年还充当起向导……

  “相国以商互通之举,真可谓造福万世,臣真是得昆仑神垂爱,才能在汉地遇到相国……”看着眼前的一幕幕,随行的于夫罗感叹不已。

  这次,他是发自真心地在舔。

  “其实早该如此啊……”老董似乎也有感触,道:“两族无非生存方式不同,互通有无就好了。可惜又因文化传统的缘故,需葬送那么多无辜的生命,才慢慢找到相互融合的正确道路。”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纠葛,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历史。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血淋淋、残酷野蛮至极的。

  在唐宋期间兴起的‘茶马互市’之前,两族间的杀戮、劫掠、奴役更是数不胜数,其中的缘故,就是因游牧民族在于恶劣自然的抗争中,养出了坚韧尚武的性格,遇到问题更倾向用暴力解决。

  农耕文明这里,又因从秦而始的‘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只埋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抑制商业交换的发展。

  一个喜欢抢,另一个喜欢守,两个文明一碰撞。上来就是你想抢我的,我生气就一拳打过去……

  商贸互通,无疑是解决这个症结的最好药方。继而才能文化交流,大大减少战争流血的隐患。

  “得益于两边的贸易,军工厂那里的民用技术增长也飞快,温恢干得很不错嘛。”

  看着远处已有匈奴女在汉人的指导下,开始纺织羊毛,老董也想起了远在洛阳的考工令温恢:“将作大匠一职也空缺很久了,该让温恢顶上去了。至于职责,也可以因时而变更改一下。”

  当前的将作大匠虽品秩两千石,职掌却是领徒隶修建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工程,植树于道旁。

  一般这个职位会作为加官,作为升迁的过渡。

  但眼下这情况,老董觉得可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