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妈,我爸呢?_重生之我真的太帅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暮骑上了三轮车,拉着一车货物往顺河堰赶,看着沿途一幕幕熟悉的场景,都是满满的回忆啊。

  前世30好几回来时,这边已经大变样,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门口那条小河道都干涸了,再也没有机会抓螃蟹。

  当然,变好的地方也有。

  比如,村村通了水泥路,小轿车在路上也能随处可见了。

  这段路并不远,一公里多一丢丢而已,问题是路不好走,弄得他耗费近20分钟才赶到。

  顺河堰比李家大湾小得多,但农村嘛,只要忙完了农活就是闲着,老远就能看到熟人。

  “表叔、表叔公!”

  沈暮打招呼,并下车拆了一包烟,分别给二人发了一支。

  在他们这个地方,并非是亲戚关系才这么叫,只要是熟人长辈,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嘴上的称呼听起来都很亲切。

  “哟,这不是沈暮吗,你啷个回来了?”

  “你拖的一车都是啥东西,咦……还有保健品,你现在做这个生意?”

  再走两步,又碰到了熟人:“兰婶,来吃糖……再来点,往口袋装,给小桃他们带回去。”

  紧接着,一群人直接围上来了。

  “七叔公、梅婆……哟,娟姐也在?”

  沈暮一路发糖散烟,最后这短短两百米路,拖了十分钟还没走完。

  很快,附近的娃儿妹儿都听说有打工的回来了,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大群。

  沈暮改了策略,直接拆开三包两斤装的大白兔奶糖,让这群娃自己去分。

  等他离开后,一群人立马热闹起来。

  “幸亏我没像忠顺两口子那样,辛辛苦苦供娃上大学!”

  “咋了?”

  “你看忠顺家的沈暮,还是个大学生,结果回家还得骑个三轮,混得惨兮兮的。”

  “也是哦,我那侄儿去了沿海毛织厂,当了两年学徒后出师,今年工资都涨到快800块了,说起来比沈暮都小一岁。”

  “是啊,这样算的话,不止省了几年学费,还多了好几年挣钱的时间,一来一去差距可就大了。”

  “诶,你们凭啥子断定人家沈暮就混得惨?”

  “还用问吗,你见哪个打工的骑个三轮车回来?”

  “我看你们都是放屁,瞧瞧手上的烟,晓得是啥牌子吗?”

  “不都是烟味,还能有啥子区别?”

  “嘿……区别海里去了,这叫华子,一根烟就得两块钱,就你那侄儿抽得起?你没看到沈暮车上的还有两条吗?

  “还有你,啥叫幸亏没送娃上大学,就你家那货色,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高中都考不上,还大学!”

  ……

  终于,沈暮到了家门口。

  前方,是一栋仅有一层半的平房,右边还连着小了一半的土墙老房子。

  之所以说一层半,因为楼上的前半截是光秃秃的大平台,后半截砌了一间单房出来。

  每逢收割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时候,大平台就是晾晒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