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三章_再入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凝聚着他们的汗水。

  我国的钢铁,石油,机械,防治,汽车和化工工业的发展,无不以他们为骨干,中国的现代经济,与第四代留学生的卓著贡献密切相连。

  “首长,我想亲自去美国一趟,和留学生们当面聊一聊。”赵政策略微一沉吟,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身兼考察和招聘两个职位。一是考察,二是为京城和黑乌市经济特区招聘人才。”

  “政策同志,你的眼光还是有些狭隘啊。”二号首长先是一愣,随即微笑着说到,“替国家招聘人才就可以了,何必要提到黑乌市经济特区呢。”

  “首长。”赵政策讪笑了一声,“我对黑乌市经济特区熟悉一些。”

  顿了顿,赵政策说得更加直白了:“把拉回来的留学生人才放进黑乌市经济特区,我有把握,他们一定能创造出惊人的价值。”

  赵政策的言外之意自然是,要是放到别的地方,那就有可能耽误人才!

  二号首长是什么人,洞若观火,一清二楚,微微一笑:“那也行,你看着办吧。”

  “首长,还有个事情。”赵政策想了想,试探着说,“我们教委曾经在年初的时候颁布了一份红头文件,对留学生政策做了更严格的规定。”

  “这个事情我也知道。”二号首长叹息了一声,“当时是有些欠妥的地方。”

  “首长英明。”赵政策马上恭维了一声,并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一条规定,留学生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以后,不准滞留,要读博士后,可以回国再读。而在我看来,在海外攻读博士后,是用别人的机器,铸造自己的利剑,有何不可?”

  “用别人的机器,铸造自己的利剑?”二号首长念叨了一遍,随即笑着说,“这话很有意思,有深度,也有创意,政策同志的观点很鲜明嘛。”

  “文件的第二条规定,要取消伴读制,就是说,留学生的伴侣不准出国伴读,因为两口子都出去了,还会再回来吗?”赵政策得到二号首长的鼓励,胆子更加大了,“伴读制,其实有双重人才效应。我们国家花了一笔钱,却有两个人受到教育,何乐而不为?”

  “有些人担心留学生不回来了。”二号首长微微叹息了一声,“当今国际风云,人才的争夺是关键之一哪。”

  “不回来就不回来嘛。”赵政策撇了撇嘴,“科学已经没有了国界,我们泱泱大国,气度非凡。再说,强扭的瓜不甜。”

  二号首长的手指头在茶几上轻轻敲了半响,随即做出了决定:“这份文件是要废除,已经不适合形势的发展。”

  赵政策大喜,随即眼珠子转了转,试探着说:“首长,这些日子我在北方大学等高等院校里做过一些调研,发现我们国家的高校体制问题比较多,特别是机构臃肿问题,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学术界的前辈都非常不满意。”

  “你不是正在着手机构改革的事情吗?”二号首长看了赵政策一眼,“怎么,还有顾虑?”

  “首长,我这不是想拿个尚方宝剑吗?”赵政策讪笑了两声,“精简机构改革,将会涉及到很多官员干部,我有些担心自己资历不够,难以服众!”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