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九章_再入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国营小山坳煤矿因为资源枯竭,最后以十多万元的债务,划上了辛酸的句号。血气方刚的凌秋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鼓足勇气找到了乡党委书记,结果一纸合同,便义无反顾地奔向小山坳这个充满诱惑却又有着诸多风险的煤矿。

  据说,胆大的凌秋生当时手中只有一万二的资金,而启动小山坳煤矿至少需要三十万元。更为重要,这个煤矿安全隐患重重。

  凌秋生的对策是近似按劳分配的改革,虽然这套办法已经在沿海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推行,但在连自己名字都书写困难的凌秋生那里,这是他当时设定的,堪称科学有效的制度了。这一点,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人心稳定,产销两旺,凌秋生从此站稳了脚跟。

  “几年时间内,凌秋生从一个家徒四壁的农家汉子,到成为一名拥有总产值一千多万元,拥有员工一千余名,以煤矿生产销售为主,洗煤,炼煤,煤精加工为辅,年销售入达两千万元,数家煤矿企业的经营者,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传奇。”北龙省内的主要报纸对凌秋生不乏赞美之词。

  但是,小耒县的老百姓陈述的故事却是另外一个版本。

  四年前的一天,小耒县小山坳乡党委副书记刘永将乡政府的吉普车撞坏,变安排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吴湘乡把车开到市里去修理。

  这下,吴湘乡就和凌秋生的弟弟凌东升产生了矛盾。

  在当地人眼里,凌东升只是哥哥凌秋生的一个配角。凌东升以前做过当地的中学教师,这个曾经教书育人,斯斯文文的人却受到了哥哥凌秋生的影响,性格逐步暴戾。

  凌东升当时在帮乡政府开这辆吉普车,大概是担心责任划分问题,为此与吴湘乡争吵,推搡。此事后来骤然升级,凌东升带人把吴湘乡夫妇打伤。

  这件看似不大的事情成为两凌人生的转折点:两凌由此开始于小山坳乡有名的混混周曙光,曹恒荣,谷根成等结拜为兄弟,发誓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势力日渐坐大。

  事实上,在当年,凌秋生兄弟顶多只能算是小耒县的后起之秀。在那个时代,小耒县还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势力,是以周尚云为首的一批黑恶势力。

  因为一次承包煤矿的冲突,周尚云把凌秋生的几个重要干将砍伤。矛盾立刻激化,凌秋生出资组织人员反击。

  周尚云却是直接带人闯入了凌东升的家中,把家具全部砸毁,还打伤了凌东升的妻子。小山坳乡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将周尚云一伙抓获,主犯周尚云被判刑,两名同伙被劳教,该团伙迅速瓦解。

  同时,滋事的另一方当事人凌东升等四人也被警方抓获。但在凌秋生的反复努力下,凌东升等人仅仅被关了一个多月就被取保候审。

  后来,很多调查人员认为:经过这个时间后,凌秋生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