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5章 李世民的担忧_盛唐风华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还愤愤不平,国子监和四方书院朝廷每年砸多少钱进去,黄山书院说不好听点就是个野孩子,每年伸手往朝廷要钱,批的几率低的要命。

  就这样子,今年科举录取百二十人,环山书院中举四十有六,而国子监只有五人,四方更丢人居然只有三个人。

  礼部差点没疯了,环山书院这种成就是在打他们的脸。在大唐官员看来,环山和蔡聪一样都是异类,可是这些异类居然在他们的审核下一个个脱颖而出,这让他们极为难堪,要知道有些地方来赶考的学子几百人是一个也考不上啊!

  “父皇这也怪不得国子监的学子,教化的手段不一,成果自然不一样。”李承乾急忙说道,别看国子监考上的人不多,可是今年当官的要比环山书院多了不知道多少人,他们有世袭的,有举荐的,根本就不用去考科举。

  “有什么不一样?难道环山的学子读的是天书?”李世民立刻就怒了,拍的桌子蓬蓬的叫着。这就好比自家学习最好的孩子去跟一个读了两年学的人相比,结果输的都没眼看了,能不气吗?

  “回父皇,虽然不是天书,却也相差不远。”李承乾吟吟一笑,环山的学子条件或许没有其他两个学院优越,可是人家学的方式好啊。

  “父皇,这国子监和四方教授诗书礼仪,经义大道,穷究古人的道义,这也不是错。不过他们忽略了一点,时代变了,如今不是秦,汉,晋,古人的治国之道如今已经不适用了。

  再看看环山的学子,他们除了经史典籍要学,还要工读百科,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到百姓之间去,了解民间疾苦,听取百姓的想法,为百姓做一下力所能及的事。父皇,如此一来高下立见,书呆子和做实事的怎么会一样?”

  李承乾恭敬的说着,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思考,环山的学子有了这些经历,将来到了地方处理政务那是得心应手。如此下去日久天长的,环山必然成为朝堂上的巨大怪兽,到那时尾大不掉啊!

  “知道了,下去吧!学子好好勉励一下,书院就不必申饬了,朕另有安排。”

  李承乾应声退下,他敢跟他老子提出不同已经是大不易了,要他再多嘴多舌,他可没这胆子。

  “来人,宣房玄龄,褚遂良,魏征觐见。”

  李世民说罢便做下去批阅奏折,他每天要处理的政事太多了,所以他时常伤感杜如晦不在了。

  过了半个时辰,房玄龄三人陆续到来,刚刚才下朝,又把他们召来,不知道李世民这回又是搞什么幺蛾子。

  “陛下臣等俱已到来,不知道又何要事?”房玄龄见李世民搁下笔,立刻就问道。

  “都坐,想必今年科举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了吧?”

  “谢陛下,今年科举人才辈出,刘海一篇置流民赋看的臣拍手叫绝,陈廷涛一篇都护府设想,虽然用词浅白通俗,但是可行性极高。得此才俊,臣为陛下贺!”

  房玄龄微笑的说着,这两人所献谋策若是可行,对大唐有天大的好处。

  “这二人朕有印象,他们算起来还是朕的师弟,与朕一样都拜在韦夫子门下,倒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只是今年科举,环山书院与会者六十四人,中举者四十六人,如此下去不消三十年,天下人便自知环山而不知国子监啊!”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