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1章:八大行首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兰若心回来的时候,一场斗茶的比试刚刚在一团和气的气氛中结束。

  本来茶馆里斗茶,都是输掉比试的一方来负责整个斗茶过程中在茶馆里产生的消费的。

  两个老头打成了平手的结果,是非常少见的。是茶馆老掌柜的站出来说,既然这一场斗茶是他提议的,那么费用就由他来承担。

  老孙头和老朱头谦让了一番,最终也只有遵从了老掌柜的意思,几个人又相互行了一圈礼答谢过后,众人才各自回到座位。

  这一切本是很普通的人际交往中的客套,却让杨怀仁从中发现了点什么。

  老掌柜的给这场斗茶免单,自是他个人的开朗豁达,老朱头抢着要埋单,也是做得自然而然。

  唯独老孙头抢着要埋单,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口气上确实也倒真诚,可是总让杨怀仁隐隐里觉得,老孙头有些人穷志短的味道。

  方才斗茶所用的茶饼,是老掌柜吩咐茶博士选的两块上好的建安青凤髓,虽然这种茶还到不了贡茶的那种高贵程度,却也是当时排名比较靠前的名茶了。

  别看他们每个人只是从茶饼上敲出了鸡蛋黄那么小的一块,要真论起价值来,这一块也得值个二三百文钱。

  老朱头是个买卖人,这些钱对他来说当然不在话下,可对于老孙头这样的人来说,似乎就有些昂贵了。

  对于当时的工匠来说,凭个人的本事让一家人糊口还不算难,可要发家,那就难于登天了,即便看老孙头的年纪和样子,应该是一位高级的工匠,或者是位工匠把头。

  寻常情况下有人要盖房子,或者要起个什么建筑,请了工匠,是要按天给他们算报酬的。

  杨怀仁事前也打听过,一位熟练的泥瓦匠,一天的报酬也不过五六十文,年纪轻一些的,或者小工,也就三十来文的样子。

  这么算的话,理论上一个月他们也能赚一千六七百文,小工也有近一贯钱的收入,比起普通百姓的收入来说,也算是高的了。

  只不过活计并不是天天有的,而且这活计也是分季节,有忙季淡季之分。

  忙季的时候一个月能接上二十五六天的活,就算不错了。冬季活少,也大都是些修修补补的工作,所以工钱比往常还要少上一些。

  照真实的情况这么算下来,他们一年下来的月平均收入,也就一贯钱多点。

  一贯钱维持一个月的吃喝拉撒,倒也足够,算计着花,也能有些积蓄,只不过吃的喝的,总是上不了档次的。

  像老孙头这种嗜茶之人,也是不能天天的泡茶馆的,一没有时间,二是他也泡不起。

  抽空闲忙的,能到这间茶馆里来点上一壶二十文的茶水,悠闲的坐上一天,对老孙头来说,已经算是奢侈的享受了。

  杨怀仁绝不是因此就轻视了老孙头,而是通过这一点,他觉得他是不是可以比较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