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3章:艺术大师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怀仁欢快地点点头,“一定常来。笔?趣?阁wWw。biquge。info”

  赵佶的内心是崩溃的,杨怀仁进珍宝轩逛了一趟,珍宝轩一年的利润就打了水漂。

  可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赵佶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不过他今天学会了一个道理,端王府还有什么其他的产业,绝对要对杨怀仁保密,可不能再让他知道了。

  人家赵佶也不亏是皇家龙族,掉了几万贯钱,眼睛都不带眨的,上了车之后的赵佶,仍旧一脸的笑意,就是肚子里苦涩得快要肠穿肚烂了而已。

  杨怀仁虽然非常无敌,当然也不是个不要脸的人,他相信他报答给赵佶的东西,是多少金银财宝也买不来的,这种东西叫做艺术。

  赵家这些子孙,不知道应该说他们数典忘祖还是标新立异,太祖太宗的文治武功没遗传下多少来,却不知从哪一代开始,都迷恋上了书法和绘画。

  远了杨怀仁也不知道,但起码从赵煦开始往前数三代,都是这样的货色。

  赵頵这赵佶就是这些不肖子孙中的典型代表。不过这么说多少有些有失公允,赵頵的飞白书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造诣,但终究无法超越蔡邕那样的大家。

  但赵佶后来自创的瘦金体楷书,可谓开创了一种书法艺术的先河,而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杨怀仁这个对书法艺术一窍不通的人,倒来了兴致当场点拨他一下,不知道他这一点拨,在赵佶心中值不值那几万贯的珍珠宝石。

  “听闻王爷书法造诣年少大成啊。”

  “杨侯见笑了,随意涂鸦打发些时光而已。不过小王倒是听坊间传闻杨侯书法绘画都是一绝,小王的四叔对杨侯那可是十分推崇的,只可惜无缘得见芳墨,实在是可惜。”

  提起书法来,赵佶来了兴趣。宋代皇亲在待遇方面优渥是优渥,但是祖训也决定了他们这些王爷郡王之类的皇族是不得干政的,大都是挂着个高大上的虚职散养。

  所以像赵頵和赵佶这样的王爷,大都是吃着闲饭无事可干的,他们寄情书法和绘画艺术也就成了一种集体性质的爱好。

  赵佶虽然年纪不大,但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天赋,在这些王爷之中算是翘楚,十一岁的他,已经能完美的临摹黄庭坚的黄楷了。

  这也正是赵佶骄傲的资本,他以前也听说过杨怀仁在书法艺术方面颇有见地,他的四叔嘉王就在宗族里吹嘘过多次,只是却从未见过杨怀仁有任何的墨宝流传出来。

  杨怀仁听他这么说,心中忍不住偷笑,我哪里懂什么书法,小时候上美术班在废旧报纸上胡图乱画的东西不知道算不算赵佶口中的芳墨。

  不过他的优势在于他起码见过许多不同风格的书法形式,有一些很多都是当今大宋还没有的,这方面倒是有逼可以装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