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60章:两宫皇太后(中)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怀仁在向太后面前说刘清菁的罪行,话就不用那么硬了,意思到位就好。

  向太后对此也仅仅是点点头,没有表现出对刘清菁的祸乱宫闱的那种愤恨之意,也并没有觉得她可怜。

  杨怀仁从向太后这种不咸不淡的态度里读出来,是向太后对此不以为意。

  这也不难理解,向太后并不是赵煦的生母,如果她去提醒赵煦刘清菁在后宫做的坏事,明显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反而会让赵煦觉得她多管闲事,甚至心生反感。

  所以向太后在赵煦每次来拜见的时候,从来不说后宫之事,也从不提刘清菁,就是好话坏话都不说,保持低调,完全置身事外。

  到后来事情已经无可扭转,向太后出身高贵,风度优雅,也更没有必要在刘清菁落难之后当着人面前狠踩她一脚的必要了。

  这在杨怀仁看来,这就是向太后能在后宫中屹立不倒的绝妙之处了。

  她一直就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对任何事情都不掺和不参与,事后也不评论,活在别人眼里的样子就是一副恬静淡泊的样子,很难让人把她当做敌人或者是一种威胁。

  但同样的,杨怀仁也觉得向太后这样也并不是没有主见,而是太有主见,只是把自己隐藏的很深,不到时候不会站出来说话而已。

  像前段时间朝中文武百官还在争论议储之事的时候,几派中的几位大人物,也是进攻觐见过向太后的。

  他们这么做也是希望拉拢更多的人来支持自己拥护的某位可能的皇储,毕竟向太后是礼法上正经的正宫皇太后,她的话,总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

  可向太后一一打发了他们,面对他们各种引诱和请求,就是不表态。

  但杨怀仁是知道的,向太后心里一向是很喜欢赵佶的,这就是之前提过的一件事了。

  当时太皇太后高氏还在位,前朝和后宫同时大权独揽,向太后这个做儿媳妇的,虽然也有太后的身份,但她从来不再高太后面前冒头。

  高太后做什么决定,她都唯命是从,那些年里朝堂还是后宫也是发生了许多震惊朝堂的大事,但向太后从来没有说过哪怕一句话。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向太后性情淡泊,或者所她就是个没有见识的女人,只希望能安度晚年,所以其他事一概不管。

  那些年里的慈安宫是非常冷清的,也从来没有什么有权有势的人经常去看望向太后,连后宫里的妃嫔,除了照例问安之外,也几乎没有人和向太后有什么往来。

  唯独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赵佶。

  赵煦继位之后,他的几个皇弟,不管是成年还是未成年的,都赐封了王爵或者公爵,迁出皇宫出去自立门户。

  赵煦继位是年幼,独自在宫中还是很孤独的,他的同母弟弟还是呱呱小儿,也不懂得兄长的孤独。

  而只有三四岁的赵佶,那时候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