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4章:七星曜日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表面平静无波,实则暗流涌动,辽国其实也是一样的,逐渐繁荣的背后,是诸多势力在暗中较劲。

  萧氏虽然拥立耶律跋窝台为帝,可并不是所有萧氏都是这么想的,连耶律氏皇族内部也不见得就思想一致。

  大家的想法其实差不多,耶律洪基当年郁郁寡欢是因为苦无后继之人,耶律跋窝台面临的局面其实也是一样的。

  耶律洪基怎么说也还是有个孙子的,尽管这个孙子很不靠谱,但起码也是血缘纯正的契丹人。

  可耶律跋窝台就不同了,渤海王耶律孝礼,也就是大羊杨孝礼只不过是耶律跋窝台的外孙,是有一半宋人血统的。

  即便耶律跋窝台力排众议封了一个六岁多大的孩子当了渤海王,向众人表明这个孩子就是他的继嗣,可多数人心中是不认同的。

  既然不认同,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家各有打算,现在耶律跋窝台还活着,大家自然不说什么做什么。

  但万一耶律跋窝台死了,那就不同了,一个有宋人血统的人继位成为契丹人的国家的皇帝,那些契丹贵族是一定会起来反对的。

  这种反对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附带的武力篡权的战争,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

  鬼姐深知这一点,所以也早尽量做准备,暗中强大自己,同时削弱对手。

  杨怀仁给他的建议是“攘外必先安内”,鬼姐看完就懂了。

  这就要说到辽国内部对契丹人的统治威胁最大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了。

  其实早在鬼姐回到辽国的时候,杨怀仁就想到了,为了不给鬼姐将来的计划添麻烦,他也停止了和蒙古人以及女真人在商业上的来往。

  没了商业来往,蒙古人自然要困难一些,但也不至于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但对地方更小也更贫瘠的女真人来说,就等于失去了最大的援助了。

  不给女真人粮食,他们依靠自己种植的粮食和获取的食物,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取得种族的快速壮大,人口增长停滞是必然的。

  而不给他们铁器以及其他物资,他们便组织不起一支有模有样的军队。

  鬼姐更是想到了驱狼逐虎之计,让那些对耶律跋窝台不满的契丹贵族去跟蒙古人和女真人交恶。

  蒙古人和女真人受到了更严苛的压迫,自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反抗,而两方摩擦甚至形成不断战斗的局面,消耗的是他们各自的实力。

  杨怀仁对鬼姐的才智很欣赏,也很满意,一点就透,真是聪明绝顶。

  以前他和蒙古人以及女真人做生意,为的是扶植他们的实力,让他们和契丹人作对,好让大宋渔翁得利。

  现在不同了,如果鬼姐将来有机会控制辽国的权力,那么就要打压蒙古人和女真人了。

  杨怀仁从经济上断了他们的巨大援助,野蛮的契丹人去打压他们的生存空间,鬼姐还有其他的办法让他们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