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章:招募兵丁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升副将,担任旅长一职了。

  “周爱卿,已经招募士卒几何了?”

  幺鸡很想知道打着太子的幌子能招来多少人,别告诉老子就来了几百个,还都是光吃饭不干活的主。

  “启禀殿下,末将近期业已招募千余人!”

  由于需要申请者提交户籍材料,身份清白,所以筛选比较严苛,导致合格之人并不太多,也让周遇吉不叫头疼,不知道何时才能达到过万之众。

  “无妨,京城不日便将恢复如常,届时城外青壮闻讯后便会大量前来应征,募集三万兵丁并不困难,爱卿无须多虑!”

  在以口碑传播为主要渠道的时代,特别是征兵对象多半还不识字,都要依靠小道消息来获知,没有半个月是传不到周边的牲口们的耳朵里的,也就是城内得到信息比较便捷罢了。

  这个世道,普通人要是没有手艺,家里又不殷实,想要吃饱,还不想缴税,更不愿意被东虏或者流寇,甚至土匪给“啪啪”了,当兵吃皇粮是唯一的出路。

  只要手里有足够的银子和粮食,想码多少人都可以做到,快递李哥就用打家劫舍的办法便码出了四十万炮灰大军,可谓是立竿见影,一本万利。

  “诸位爱卿随本宫前去观瞧一番!”

  征兵处暂时设在永康侯的府邸,某太子原本打算将这里作为奖赏赐给功劳颇丰的周遇吉,不过考虑到这可能有封爵的意味,容易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便暂时搁置下来。

  作为东宫卫队的主官,周遇吉还是可以随意使用这里,将家眷都搬到此处常住也行,毕竟采用前店后宅的方式办公起居都比较节省时间,省去了路途往复之苦。

  “人还不少嘛!免礼!平身!继续!”

  前来应征的青壮不下近千人,队伍都排到街上去了,见到太子大驾光临,所有人都得放下手头的事务,跪下施礼。

  看起来做广告还是有的效果的,不少文士也前来报名应征随军文书等职务,他们这是想趁机混进东宫,以后弄个中书舍人的差事干干。

  中书舍人算是朝廷里的文秘,主要工作是撰写书籍册子,苏轼流年不利的时候便做过这个差事,明朝与宋朝的舍人的工作相差不大。

  这个职务可以考也可以买,考便是先得得到进士头衔,然后才能被提拔选用。买就容易多了,只要家里有钱,捐个官就行了。

  来这个地方应聘的,明显是家里没钱,自己又考不中进士,幺鸡一打眼便秒穿了这帮文士的小算盘。

  等自己登基大宝之后,他们便摇身一变,成了从龙之人,身价自然会水涨船高,这愿景倒是很美妙。

  不过这样也好,文盲士兵也需要他们来协助,而且应聘的人多便可以优中选优了,省得滥竽充数。

  “……文书须体力测试?”

  一名年轻的文士听到招募官的解释不禁惊呼起来,在他看来,只要识文断字,家世清白,就可以胜任这个职务了。

  “那是自然,若是外出作战,在部曲之中,品级不够便不可骑马,乘车亦要酌情处理。连行军走路都困难,还做甚么文书?”

  这名招募官虽然没念过多少书,认的字也不算多,不过在从勇卫营调到东宫卫队的这群人里也算是个文化人了。

  对方如此惊诧,他也没有立即发飙,至少没说出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这种话,还算是有理说理的人。

  入伍当兵就是要吃苦受累,不过好处也很显然,那就是能给家里省钱省粮,又能享受免税的待遇。

  在某太子手下效力,哪怕就是一名小兵,也是值得骄傲的,饷银都不拖欠,更不会被当官的贪墨。

  据说每天都能吃到肉,甭管多少,哪怕是肉丁肉末都行,很多许久都闻不到荤腥的牲口都是冲着这个前来报效的。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