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31章:比谁更傻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大卫王那边去了。

  现在本土西北部正在遭到奥斯曼军队的进攻,对方投入了大约十五个旅的部队,而且装备了上千辆主战坦克。

  以色列军队尽管攻入了小亚细亚半岛,可是奥斯曼帝国战略纵深很大,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灭国的。

  双方正在拼死争夺战略重镇开塞利及周边地区,参战总兵力超过十万,已经算得上一次大规模战役了。

  作为反攻方,奥斯曼帝国先后投入了三十个旅,以及三千多辆主战坦克与五千余架作战飞机。

  易卜拉辛将从四个大礼包召唤出来的武器和兵力,几乎都用来夺回战略重镇开塞利。

  在奥斯曼海军的打击下,以色列海军已经名存实亡,自然也就无法固守耶路撒冷。

  迫不得已,大卫只能将兵力向内陆部署,避开实力强悍的奥斯曼舰队。

  以色列国的版图也就变成北抵开塞利,南至萨那,东邻巴格达。

  看似不小,其实比此前巅峰时小了一圈,因为西奈半岛被奥军给夺回去了。

  以色列海军的舰艇在红海及地中海东部地区完全无法活动,只能全部窝在波斯湾。

  这个海湾已经成为全球单位面积水域里舰艇数量最多的地方,加上师仁与侯赛因的那部分,总数超过三千艘。

  要不是还有这么一个海湾,以色列几乎将会成为一个内陆国家。

  在海军实力逊于敌人的情况下,向内陆拓展生存空间成了唯一的选择。

  南向拓展至萨那,已经算是极限了,再往南就要濒临印度洋了,还会遭到奥斯曼舰艇的打击。

  向东则是底格里斯河,这是与波斯王国的分界线,对方是己方的唯二盟友,这时候不能因为领土争端犯下低级错误。

  实际上多亏了野心勃勃的侯赛因觊觎法国与奥斯曼的土地,这才让波斯与以色列走到了一起,得以并肩作战。

  只要侯赛因愿意继续对付易卜拉辛,大卫甚至愿意将已经占领的两河流域都让给对方。

  一旦失去这个盟友,以色列就等于要单挑奥斯曼了,这是大卫不愿意接受的结果。

  尽管己方的武器性能卓越,士兵也骁勇善战,但面对敌人的兵力优势,还是感觉无比吃力。

  以开塞利战场为例,奥军的兵力几乎是己方的三倍,投入的技术兵器的比例也是如此,所以己方才会打得如此吃力。

  从缴获的战利品上判断,对方主战坦克的性能比“梅卡瓦”-4型稍逊一些,但还没有拉开明显的代差,两三炮依然可以摧毁后者。

  “山猫”式履带步兵战车的电子设备更是优于己方的“猛虎”步兵战车,己方只有在诸多防空系统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正是凭借这方面的优势,才得以固守开塞利,没有让奥斯曼大军一举攻下该城。

  大卫的目标就是攻占小亚细亚半岛,让这里成为以色列的腹地。

  之前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