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3节 苏州调研(二)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现在呢?

  官府收重税,丝绸产量却创新高,而丝绸价格并没有明显上扬!

  可想而知,之前的商户的利润有多大!

  朱真真是这样的认识:“无商不奸!”

  仿佛看到了她的心理,颜常武说道:“你可以作个深入调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等于出题目考她了,朱真真应允下来。

  “现在最低工资和规定工作时间最多不超过六个时辰,推行得怎么样?”颜常武问道。

  “全部达标,所有的商家都与官府签订了协议书,保证发给最低工资!”苏观生满面笑容地笑。

  笑得非常河蟹,但是他执行颜大少的指示时,手段就不那么地河蟹了,采取了种种“合法”的手段,比如一天到晚就去检查那些商家,影响他们的生意,使用钓鱼执法,挑动伙计斗老板,无所不用其极。

  老板们不得就范!

  他所用的手段,放在了内参上进行介绍,许多地方官员都认同。

  内参,是中高级文官系统内部刊物,给他产一个交流的空间。

  尽管劳心劳力,但苏观生极为佩服颜常武,随着民间丝绸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贸易的日益繁盛,民间投入的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生产领域,促进了民间丝绸业的发展和壮大。

  同时,手工作坊主与商人不断地压榨、剥削工人,榨取工人的劳动,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与工人要求生存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矛盾。

  据苏观生所知,有的商铺的学徒工作整整一年都没有一点收入,老板们管吃住,美其名为教会技术,不收学费,所以就不能给工钱。

  那些学徒每天工作从早到晚,辛辛苦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头,竟然有最长五年的学徒!

  虽然不多,但有,三年的学徒很普遍,老板们的心,黑,黑得不得!

  原来的丝织机户等手工业作坊主与工匠之间、雇主和雇工之间、行会师傅与帮工学徒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恶化,从最初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的关系,很快发展到全行业之间“齐行叫歇”的对抗关系。

  此时最低工资一出,老板们不满意,但不得不执行。

  而工人有了最低工资、最长工作时间规定后,怨气就不这么大了,如此整个行业得以稳定运行。

  “在以前,官府是站在老板们那边!”颜常武娓娓道来:“老板们有钱有势,是为士绅,官府对他们客客气气。”

  “但我们执政,是要站在大部分人的那边,或者是大部分势力的那边,比方说农民!”颜常武继续道:“这次农民造反,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明末北方农民起义,成为压断前明的最后一根稻草,颜常武以此为借口推行政策,得到了本朝文官们的支持。

  要让大家都活得下去!

  妥善处理官府、老板们和工人农民的利益,官员们普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