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6节 惊天的军官大下岗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生的声音愈发低落,但在众官心中如炸雷般炸响。

  他说的话让官员们心中亮堂堂,朝廷这是秋后算账啊!

  古代没有“退休金”如何养老?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怎样?

  明朝时期,官员们只要年满六十岁,就鼓励退休。如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

  百年后的弘治四年即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

  中央官员退休后享受半俸,一般情况下不给退休官员发退休金,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根据个人申请,“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

  当然,也有官员深受朝廷信任,他们的职位是终生制,可谓是做到老死在任上,虽然辛苦,却也是一种幸福。

  不过幸运的官员少之又少,退休官员也不用过于担心退体后的生活,于中国古代的老百姓来说,养老制度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一家之内,晚辈负有不可推脱的养老义务,而国家也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主要是减免老人及其子孙的赋税和徭役。国家甚至还通过授官赐爵、赏赐财物以确保老人安享晚年。

  如今东南王恼怒哪怕到了新明,一有人造反,居然一呼百应,造反的还是他花了大钱去收买的军队,要来何用!

  要知道,东南国从来没有一支军队造反的,东南国军人可是泥腿子与海里渔民出身,素质比不得那些将门世家,但他们都知道受人钱财忠人之事,观念很朴实,胜过明国军官多多。

  四十五岁以上的军官的人生观已经固化,很难改变,且人心莫测,就算他们当面说效忠也有可能是说话如放P,该叛的时候就造反,颜常武哪来那么多时间在国内守着,他还得去国外抢地盘哩。

  干脆来了一个一刀切,将那些军官们全部退役了事!

  以前不这么做,是时机没成熟,现在时候到了,关键是有钱可以买断军官们的军龄,那就做呗!

  杨天生秉承东南王旨意,在兵部宣布将四十五岁以上军官强制退役的决定,这是朝廷的决定,他只是来通报而已,着各衙门开展工作,将明国四十五岁以上的军官全部退役,同时提拨新官上任。

  朝廷的这项决定在明国军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四十五岁以上军官们非常的愤怒,然而形势比人强,刀柄操在别人手里,正应了一句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哪怕他们想做什么,也不能做什么。

  没人跟随他们走,因为朝廷算是至仁至义,是花了大钱来买断军龄。

  重要的是东南王在国内!

  东南王战功赫赫,威权震于军界,都被他压得服服贴贴,唯有看着杨天生在军队里舞弄,下的下,上的上,皆由其一言而决。

  不怕没有军官,铺垫在于新明十年间,军校大量招生,有众多的士官和中低级军官,可以迅速地扩充,中级升高级,低级升中级,士官升低级,十年前的播种准备,今天派上用场。

  虽说新的军官不一定能够有足够的威望与经验,但作战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有了参谋部,还有了火枪,对军官的经验和武力值有相当大的弥补。

  这里有个例外,那就是北方战线的军官们不受影响,哪怕年龄过四十五岁不用下岗。

  “为什么他们可以例外!”有人不服气地质问兵部官员道。

  答曰:“他们交了投名状!”

  众人想起当初对北方作战时,在全国调兵遣将,那些人去了北方,还被人笑他们傻,怎么可能打败北方游牧民族?!

  然后今天看来,他们在北方前线就是光环护身,让众人后悔莫及!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