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8节 漠南蒙人不好过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漠南蒙古人就是一阵哆嗦。

  真要是如此,就贻笑大方了!

  他们寄予厚望的漠北喀尔喀蒙古部族却因今年马瘟,各部彼此封锁,不敢聚拢马队,无法南下。

  唯有自救,漠南蒙古各部拼了,他们骑兵或大队攻击,或小队侵袭,无所不用其极,务必打断明国建城历程。

  他们时时攻击建城工地,侵袭长城沿线,以致于长城内外,狼烟四起,蒙人游骑兵的踪迹甚至出现在北京城外!

  整个大明北方,黄河以北,皆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城门白天关闭,路人皆背军械上街,无论男女,均作军训!

  漠南蒙古人为自救而疯狂了,但是他们发现时代变了!

  往时畏敌如虎,不敢野战的明人遇敌必战,而且也有了克制骑兵的武器---火枪!

  明人聚众而战,遇到蒙人时,火枪轰得他们黯然销魂,明人就连少年都敢上阵开枪,至于蒙人的弓箭,敌不过明人的线膛线!

  线膛线的尖头弹射程远,威力大,打中非死即伤,更恐怖的是伤员中超过一半的人在其后死去,现在连蒙古人都清楚了,如果中弹,打中身体,只能求神佛保佑,打中肢体,那就快快自我了结,切了吧,否则伤口发炎,祸及身体。

  蒙人不知道,为了保证北方火枪的使用,明国与东南国各大军工企业加班加点,疯狂制造枪弹。

  基建狂魔精神体现在很多方面,南京方面决定塞外人手一枝枪,长城沿线15岁以上男女皆有枪,黄河以前则是成年男子都会用枪,都装备上火枪!

  完成得比计划好,塞外人手人均超过一支枪,不仅军人自行加装备,许多老百姓也加购火枪,一个壮丁肩上一把长枪,腰间别了两把短铳,这是常事!

  长城沿线15岁以上男女都有枪,官府得意洋洋上报说就连小学生也会开枪,十岁大的小学生,背着比他们还要高的火枪去上学!

  黄河以北则是不仅成年男子会用枪,女的都有不少人会打枪。

  遇敌必战!

  明军中有许多军官是东南国退役老兵,重新征召他们回母国参战,他们的战斗意志坚定无比,也成为了明军中脊骨。

  而明军官兵被他们带动,也是热血沸腾,见到敌人骑兵,奋力作战,让他们有去无回。

  前线官兵在拼命,后方的执政者做到奖惩分明,有钱给军队奖励,有军火物资给军队使用,军人们无后顾之忧,切实地履行当兵吃粮卖命的使命。

  明人军队是硬茬子,就连百姓也不好欺负,明国东南王下达敕令,全面武装老百姓,他声明道:“孤绝不允许出现老百姓被敌人任意屠戮之事……一(敌)人得一城,万人大城被轻易攻破,则守城文武官员皆斩,举族流放,家族三代以上荣誉褫夺!”

  他是一代雄主,敢做敢为,说到做到,长城沿线各地文武主官的家庭都被勒令在黄河以北安家,一旦官员投降,则立即对他们的家庭下手!

  老百姓有连坐制度,官员同样不例外。

  换作是前明文官势力庞大时,皇帝敢这样公然扣押官员家属,早被文官的口水淹没了。

  但在今朝,颜常武一声令下,官员们一概听命行事,无人敢反对。

  这样的形势下,前线文官比军官还要积极地备战,以保他们的小命与家族安全!

  一位到位于长城外,张家口西北部的张北县的狄姓行商记载了他到张北县的经历……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