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的幼军,一部分人将会安排到各处当间谍,一部分人到锦衣卫帮他查案,可能是最适合这些幼军的归宿。

  过年的时候,朱棣就曾经跟他提过幼军的组建问题。不过不再是这个小规模的幼军,而是朱棣准备以阳武侯薛禄为主帅,给朱瞻基一个超过两万人的幼军编制。

  朱瞻基却拒绝了,因为在未来的一两年,他的目光都不会是在国内,现在组建幼军,他不天天盯着,谁知道到时候这个幼军是不是他想要的幼军。

  何况他现在已经有了六千羽林卫,这六千羽林卫已经有了三千火枪手,两千炮手,五百盾牌军,五百辎重队和辅助人员。

  未来他准备将炮手精简一千,将火枪手数量提高到四千,这批军事力量暂时就足够了。

  只要他把海军权力仅仅抓在手里,谁也翻不了天。

  过两年,他再逐渐将京卫,京营慢慢捏在手里,北方有郑亨,南方有张辅,还有一个跟他配合越来越默契的火器营柳升坐镇中间,组建一支大规模的幼军实在没有必要。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薛禄的进言。薛禄想的是,既然已经投靠了他朱瞻基,当然想要捞一个幼军都督的名号,能跟朱瞻基更近一点。

  知道了是薛禄的进言,朱瞻基也安慰了他一番,暗示会将已经膨胀起来的神机营拆分,到时候会给薛禄一军都督的职位。

  神机营的现在已经名不副实了,原本的人数限额早就超出了。而且神机营的攻击力谁都明白,只等所有人适应了新式火枪,就会重新成军。

  所以对这个安排,薛禄一点意见也没有。

  他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有这么一支幼军,统帅也就是这位已经投靠他的薛禄。

  十三日一早,南港岛上,数万将士集结完毕,依次登上了河船,开始向着淀川河上游驶去。

  这一次,幼军却被朱瞻基命令以步行充当大军先锋。

  这个时候的大阪,除了港口区,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在港口这里,却比往日要繁华许多。

  无数投诚的东瀛大名,他们如今获得了与大明贸易的权力。一船船的木材,桐油,生漆,生铁,铜锡,硫磺,还有金银被运到了港口,换成了大明的布料,工具,丝绸,茶叶还有粮食。

  而这些物资除了小部分运回大明,大部分建城的物资却被运到了更北方的虾夷地,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

  如今的北海道并不属于东瀛,那里居住着的是阿伊努族人。因为与属于大明的库页岛上的阿伊努人有来往,他们人数又少,并不拒绝大明在虾夷地建城。

  而且朱瞻基还不是建一座城,而是要建两座。

  一座位于后世的函馆,这里是准备作为军事基地建设的,防止倭人登岛。

  另一座在后世的札幌,这里的平原地带虽然因为天气寒冷不可能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