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我在山顶望长安_大唐风华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乞讨之事,深知饿肚子的痛苦。”万年县令笑眯眯说道,他脸上丝毫不见蕴怒,反而竖着拇指赞叹一声:“倒是泾阳侯悲怜天人,能将数百小乞儿收归门下,此举着实让老夫钦佩。”

  韩跃哈哈一笑,道:“大人可不要这么说,在下年少轻狂最不经夸,你再这样吹捧下去我都快要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啦。”

  万年县令却正色道:“非是吹捧,实乃肺腑之言。圣人古训,世间功德至大者,莫过于给人衣食。这几百个少年为乞之时饥饱难测,遇到荒年也许几天便能饿死许多,泾阳侯将他们收为食邑,实乃给其活命,善莫大焉。”

  他这话公平而语,韩跃一时竟找不到推辞,旁边几个少年却目中含泪,一人哽咽道:“这位大人说的是,我们原本是烂命一条的小乞儿,冬天睡在寒风里,夏日淋在风雨中,从小到大悲苦凄惶,不知自己哪一天要不到饭就会饿死。是侯爷将我们救出了苦海,给了我们一条活路,这种大恩大德山高海深,便算是再高的赞誉也不为过。”

  旁边几个少年没他的口才,不过这话却说到众人心窝子里了,人人都是脑袋猛点,看向韩跃的目光十分濡慕。

  万年县令轻轻叹息,感慨道:“世间公道在人心,虚伪行善还是真切而行,一看受助者便知……”他说到这里,忽然有些好奇的看了看那个少年,意味深长道:“你这娃娃口吐不凡,若非体态瘦骨嶙峋,老夫差点以为是哪个世家之子呢。”

  少年呆了一呆,目光悄悄看一眼韩跃,忽然拱手一礼,道:“侯爷,那边沟渠还需再挖,小人先下去了。”

  韩跃随意一挥手,道:“去吧,干活别太猛,整天跟个二愣子似得小心伤着。”

  少年一语不发,再次拱手施礼,招呼一下其他人转头走了。

  万年县令目光微闪,待到少年身影下去之时方才轻声提点韩跃,道:“泾阳侯,我观这少年似乎……”

  韩跃淡淡微笑,打断他道:“乱世人如狗,公侯也可阶下囚,当年隋末大乱也不知波及多少无辜,这小孩儿显然是个苦命人,他既然不愿意说,我又何必去问。”

  “好涵养!”万年县令赞了一声,他一脸若有所思,半天忽然呵呵而笑,自嘲道:“泾阳侯治家之策分明是无为而治顺水而流,倒是老夫徒作小人了。”

  韩跃不接他话茬,转口道:“大人不是要看地瓜么,如今已经拿到手了,您且试试味道看合不合口味。”

  万年县令闻言一怔,有些赶不上韩跃的思想跳跃,不过他人老弥坚随即反应过来,拿起烤地瓜轻轻啃了一口。

  细细品尝!

  下一刻,老头把所有的杂思杂念都抛到脑后,双眼泛光赞叹道:“不错,此物入口香甜,嚼之孺糯,当真再好也不过的食物。”

  韩跃在一旁道:“地瓜这东西可以烤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若是在收获之时便切割晒干,那么也能用来烧粥做饭。”

  “此物可方便储存?”

  “方便,冬天挖个地窖存储,绝对可以渡过寒冬。”

  “好!”万年县令仰天大笑,他猛然将地瓜往怀中一塞,随即对着韩跃深深一礼,正色道:“泾阳侯培育此物,堪可称为功大于天,地瓜一旦推广开来,必然活人性命无数。从今而后,老夫所敬所佩之人,你为第一。”

  圣人古训,世间功德至大者,莫过于给人衣食。万年县令虽然是长者,但是这一拜却是心甘情愿。

  韩跃面带微笑侧身让开,他看一眼万年县令,又看一眼不远处正在忙碌的那些乞丐少年,不知为何,心中忽然升起一丝满足。

  我所做之事不过举手之行,然而在这落后的唐朝时代却能活人无数受到尊崇。果然人有多大力,便应担多少责,古人诚不欺我。

  纵是混混,我亦心安!

  他站在山顶边上眺望长安,一时心绪涌动,忍不住慢慢出声:

  少年无意万兜鍪(mou),

  转瞬万里悲秋。

  执酒望江楼,

  熙攘蜉蝣天地愁。

  临水挥毫赋竹柳,

  粪土将相王侯。

  傲骨瞰灵修,

  百转悲流一笔收。

  语罢收声,再回首时,便看见万年县令一张写满震惊的脸。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