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密的区域,转而对其认为非常稳妥的后方发动突袭,在成功之后再反身围攻剩余的敌军。

  皇太极的确是满清中最有战略眼光的一人,多尔衮虽然也属于八旗中的佼佼者,但论起才智来还是比皇太极差上一筹。

  对于偷袭边墙破口而入的战术,皇太极并不是没考虑过。

  但在暗中派遣探马深入古北口、居庸关等关隘查探过后,这个想法被他果断放弃了。

  据探马回禀,明军不仅是将原先损毁的边墙重新修缮加固,而且调遣了重兵加以防范,清军探马甚至在险要的关口发现了大炮的身影。

  从墙上的旗帜以及巡守的士卒就可以看出,原本几乎无人守御的边墙现在戒备森严,昼夜皆有士卒巡逻,边墙外几条小路遍布巨石杂木,清军若想再如以前那样悄无声息的靠近边墙已是绝无可能。

  因为搬动这些巨石乱木可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搬动的时候想不发出声响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很容易被明军发现,突袭就会变成强攻。

  在无法容纳大量士卒同时进攻的地带,守御方居高临下,占据着绝对优势,那种难度比攻击锦州城还要大上数倍。

  皇太极在与济尔哈朗、代善等人商议数次之后,终于订下了这个具有超时代意义的作战计划。

  “若是明军于辎重之地布置重兵,那又该当如何?到时我军前出过甚,身后堡城具有明军把控,前有强敌阻挡,后有粮道被断之险,稍有不慎岂不是有全军覆没之危?”

  沉默半天之后,还是多尔衮率先提出了异议。

  “呵呵呵呵,睿亲王实是多虑了!明国军队员数本就有数,锦州由祖吴镇守,其余边镇兵马还需守御本镇,明国皇帝不可能将其调至关外。就算其编练新军都出关与我相抗,可这等新军又有几多?充其量不过五万之数!而松锦以南堡城明军须得把守吧?山海关也要守御吧?这五万人一分散,他能有多少人守着辎重?”

  济尔哈朗笑着回道。

  “只要我军袭了明军之粮道,之后再分兵由南往北逐个拔除,在我军粮草物资不缺的情况下,松锦能支撑多久?就算锦州城内宽大,粮草存放极多,可剩余堡城本就狭小,既要容兵又要存粮,其中能够几日所食?就算你火器再犀利,大炮再无敌,可士卒饿上数日后还能上阵吗?若其逼不得已出城应战,那岂不是正中我军下怀?只要外围堡城扫清,松锦岂不就是囊中之物?”

  眼见多尔衮、阿济格等人仍是一副不太服气的样子,济尔哈朗随即进一步分析道。

  作为皇太极极为信任之人,济尔哈朗当然明白多尔衮兄弟的心思。

  只要这场大战取得成功,那皇太极的威望便会如日中天,多尔衮兄弟心里的那点野望就会彻底破灭。

  倒不是说多尔衮不愿意看到大清的胜利,而是说两白旗不想让皇太极独享定策之功。

  但倘若两白旗能针对皇太极的计划提出更好的策略,那将来获胜后皇太极也无法获取最大的利益。

  “郑亲王,本王早就遣镶白旗精锐前出哨探,目的也是想断明军粮道,但直接攻其辎重大营之事还是需谨慎为好!一切还是等哨探回来再说!”

  “呵呵,睿亲王实是考虑周详啊!不瞒睿亲王,本王也是遣了数路探马前去哨探,就看看咱们派出的人哪一路先得回消息来吧!现下本王宣布,明日大军辰时用饭,之后以蒙古两红旗马队为先导,汉军旗为后队,解送包衣先行前往松锦挖壕围城!”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