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附议本兵之言!过去窘迫之时尚未有此行举,现今朝廷财政大为宽裕,且将来会更加充盈,如此之下岂能行此不义之举,施宪台谬亦!”

  侯恂也是站出来表达了反对之意,并且理由更加充分。

  朝廷穷的时候都没这样做,为啥现在有钱了反而开始算计开了?

  “臣赞同部堂之论,首辅之议已是极为可行之举,相信天下官员也也会遵章执行,但施宪台此议却是有些过矣!臣附议首辅之议,还请我皇慎思之!”

  一向很少发表意见的范景文也站了出来,旗帜鲜明的倒向了杨嗣昌和侯恂这一边。

  剩下的重臣里,温体仁本就对施邦曜反对自己感到不满,此时虽未明确表态支持杨嗣昌,但沉默已经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了。

  而孙传庭和陈奇瑜虽对施邦曜的提议略感不满,但两人因为参与议事次数太少的缘故,不想一上来就树敌,所以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不表态的方式。

  而司农寺的两名少卿严俊山和宋应星则是因为品级太低,加上初次与会,根本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

  “哼!驿传每岁消耗巨量国帑,其中相当一部分既是为许多官员所费,若依本宪之议,那每年即可节省大量银钱!现下国朝财政虽是略微宽裕,但尚有多少饥民百姓等待朝廷钱粮安置?若是能省下一分银两,百姓便会宽裕一分,我等平日皆是锦衣玉食度日,难道还需从百姓口中夺食不成?”

  施邦曜怒视杨嗣昌接连发问道。

  “施宪台此言过亦!朝廷自有安置灾民之专款,何来我等与其口中夺食之说?若依宪台之言,那我等日常所享亦应与百姓一般方可?适才本官所言乃就事论事,宪台切勿乱扣罪名才好!”

  面对施邦曜的质问,杨嗣昌毫不示弱的反驳道。

  “好了好了!诸卿切勿争执了!施卿之言亦是一心为国,其余诸卿所言也是有些道理,此事到此为止吧!接下来先议正事!严卿、宋卿,二位卿家有何建言与闻?”

  朱由检摆手止住了几人的争论,点名头一回参加议事的司农寺二人发言。

  “启奏圣上,臣等二人所奏乃是寺务相关,与灾民安置也是有着些许牵连,还望圣上容禀!”

  听到皇帝点名之后,一直坐在那里一句话没说的严俊山与宋应星慌忙起身,两人对视一眼后,严俊山施礼后开口禀道。

  “启禀圣上,经首辅屡次提及圣上重农之意,臣与宋少卿及温寺丞遍览历朝之相关书籍文档,几经商议并请示大司农后议定,把荆襄一带作为我朝粮米基地,进行完全之开发。如此一来,此地将成为安置灾民之另一要点,河南行省灾民就近向此区域迁移,也会极大减轻朝廷各种损耗。臣等粗粗算过,荆襄尚未开垦之地可达数十万顷,其农产及水产,足可供养数百万甚至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