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算是为大明的科技进步埋下一批种子吧。

  据朱由检得到的消息,去年在他的授意和引导之下,宋应星带人在京郊烧砖石的窑炉中反复试验了数个月之后,最初级的水泥已经被试制成功,已经具备了水泥的基本属性。

  但现在一切还只是具备了雏形而已,烧制出来的成品稳定性还是不够,牢固度和粘度达不到朱由检提出的要求,还需要再试验一段时间后才知道结果,离大规模制造和应用还有不小的差距。

  朱由检并没有着急,他今年还不到三十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引导大明的科技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变。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争取引领和培养更多人把精力转到创造和革新上来,为将来的科技进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圣上复设司农寺确为高瞻远瞩之举,此举向世人昭示了朝廷重农兴农之意志,府县职官也将会因此更加重视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之行。如此一来不出数载,我大明百姓将不再有缺粮之忧,我皇明中兴可期也!”

  首先站出来对朱由检复设司农寺表示热烈欢迎的是温体仁。

  在听到朱由检提出新设司农寺时他便已知道,自家的老二有新去处了。皇帝这是明摆着要让自己致仕后,温家不致脱离了官绅阶层而开口子了。

  “温卿之言正是朕设司农寺之目的,若要使朕之子民再无饥绥之苦,司农寺当于其中担负重任!鉴于大司农之重要性,也为使地方官更加重视其发布之律令,朕意以温卿兼任大司农一职!鉴于内阁事物繁忙,温卿于有暇时可去往司农寺署衙巡视指导,司农寺日常事物由左右少卿负责!”

  朱由检的言论让众臣们吃惊不已,温体仁则是在惊喜之余起身谢过皇帝的恩典。

  大明自有内阁以来,还从未有过首辅兼任其他部司长官之事的,没想到喜欢标新立异的皇帝又突然弄了这么一出。

  前一段时日刚刚新设卫生署便归于内阁门下,现在又出来个首辅兼大司农,这内阁是要直接骑到部司的头上不成?

  “敢问圣上,司农寺左右少卿及以下官员所用何人?署衙选址于何处?首辅忙于公务怕是无暇顾及司农寺,那日常事物处置则需择既通晓农田之策,又能精于计算田地各项产出所费之能臣方可,不知圣上属意何人担此要旨?”

  除了如同泥胎木塑的王应熊与张至发以外,最关心官员升迁调动的自然就是吏部尚书周云了。

  按常理来说,从四品以上的官员那是皇帝亲自任命的,但数量最多的五品以下官员可就归吏部安排了。现在只要皇帝确定了司农寺左右少卿之后,那其余的空缺的职位自是他和两位侍郎来负责安置了,这就是吏部的权利所在。

  周云的话让温体仁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