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章 客户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成多,等积累数年后再扩大一些,这样等过个十年二十年也就有个像样的工坊了。

  但李冲心气很高,他扬言,要么不建,要建就建大型工坊,小了没甚意思。

  李兴也是赞同哥哥的想法,建大型工坊成了兄弟两个的梦想。两人也曾想过借钱扩建,但知道放贷利息如此之高后只能断了这份念想。

  今日听到四海票号一事后,一直心心念念扩建工坊的李冲顿时来了兴趣,采买完之后他赶紧采买甘蔗米面后,赶着牛车回来与家人商议借贷之事。

  听完李冲的讲述,李老爹尚在犹豫之中,李兴则是满脸兴奋的大声道:“还有这等好事!息钱比那些大户低了如许多!阿爹,哥,这银子咱们借了!等忙完制糖,咱们就扩建,不用两个月就能建成!过不了几年,咱家在镇上就数得着的大户了!”

  李冲也是满脸憧憬的开口道:“有阿爹和小弟这般技艺,要是建起大糖坊,不愁卖不出货去!”

  李老爹眼见两个儿子情绪如此高涨,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蔗糖销路一直不愁,尤其是白糖和冰糖,价格年年上涨,扩建工坊后产量翻了好几番,银子就会如流水般淌进家里,这确实是件大好事。

  四海票号之所以选择在均安镇开办放贷业务,也是经过商行多番考察过后才做出的决定。

  四海商行在数月前漳州府设立了分行,掌柜的也是原先晋商手下之人,名叫李明,曾是王登库设在太原商行的总掌柜,手下最多时有百十号人,后来一起被四海商行收了过去。

  三十多岁的李明被抽调至漳州成立分行不久后,接到了总号的指示:要求他寻找当地特色产业集中之地开办票号,扶持有意向的家庭作坊扩大规模,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来到漳州已经数月的时间,在漳州锦衣卫千户所的协助下,李明对当地的特色产业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开办票号一事也是所知甚深。

  晋商在山陕两省的大城也办过票号放贷业务,与四海商行不同的是,晋商的票号放贷利息很高,并且需要田地作为抵押。

  对于总号要求放贷之事,李明自是非常赞同,因为他知道这是来钱最快最易的生意;但对于商行放贷利息如此之低的要求,李明暗自腹诽不已。他可不知道这是朱由检特意吩咐过的,商行挣钱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均安镇和相邻的漳浦镇都是制糖产业最为发达的地方,漳州府六成以上的糖出自这两个镇上。在亲自去到两个镇考察一番后,李明决定分别在均安和漳浦开办票号,专门给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糖坊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均安镇四海票号的掌柜张全是总号从大同调派过来的,有着多年的票号放贷经验。李冲、李兴来到四海票号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