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报到_跑出我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报道都是有着父母家人陪伴,自己一个人孤身来的,李志忠还真是第一次见。

  “我一个人过来的。”苏祖回答道,“从建平坐火车过来,也不算远。”

  “行,来了就好,看来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强。”李志忠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多数运动员从小就离开父母,进入少体校、专业体校、各级专业队训练,在集体生活和个人生活上都比较强。最怕遇到的就是十几岁还恋家并且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很多教练员不但得负责训练,还得在生活上当保姆。

  “跟我来吧,先给你办理手续,宿舍给你差不多安排好了,你回头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可以跟我说一声。”

  李志忠对于这名新来报到的队员,目前还是挺满意的,年纪不大,但是待人接物都挺成熟,知道对方是乡村出来的,在禾岛这种大城市还能从容不迫,丝毫不扭捏,这点更是难得。

  两人一路交谈着,走进了竞管中心内部。

  “怎么不继续在你们体校呆着,看你的资料,在体校训练的时间并不长。”聊天中李志忠问起了这个问题。

  苏祖其实开始也有些疑惑,建平市体校的条件虽然一般,但他继续训练下去,等成绩再进一步提高,省队这次没要他,但下次有更好的成绩,说不定就要了。

  但是庄韬力排众议,连谢彩文的干涉也顾不上,硬是想要把他从体校给推出来。

  很多运动员往上一级走,多数是由上级单位提出要人,下级配合。比如国家队看重了某位省队选手在全运会中的表现,提出要人到国家队进行训练。

  而地方上主动推荐的也有,这涉及个主被动的关系,推荐的要考核申请,流程和手续上就麻烦得多。而且上级机构还不一定要。这里面的困难要大得多。

  就像苏祖这次,即使有庄韬和他曾经的教练曾惠珍两人推荐,但最终苏祖也没能进省队。

  但庄韬这位教练的意思也很明确,苏祖有潜力,一个才进行了四五个月专业训练的运动员,短跑成绩从较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成绩还差点,提升到了一级运动员水平。并且还处于一个上升期,他是无论如何都要大力支持。

  在建平市体校虽然也能训练,但更容易被耽搁,而且无论软硬件设施都和大城市有差距。连电子计时器现在都还没能申请下来,后面更多的各种心电测试,脂肪含量测试等等设备就更不用说。

  短跑运动员的黄金运动生命时间很短,他现在15周岁,能出成绩顶多也就十年的时间,这十年的时间里,真正的短跑巅峰可能也就在两三年。这里面万一还有什么伤病,一转眼就错过了。

  苏祖将情况简单地和李志忠说了一下,李志忠沉默了一会,感叹了一句,“庄韬教练是真正为你考虑的。包括省队的沈教练,他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