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章 极西之地_三国大气象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醒了?”刘备大喜过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托陛下洪福,臣醒了。”诸葛亮语气依旧虚弱无力,却要向刘备下拜。

  刘备却忙道:“丞相不必多礼了,昭武城已经被攻破,丞相赶紧上马,跟着朕弃城撤退吧。”

  诸葛亮身形微微一震,也不及细问,忙被诸葛诞扶上了马,跟着刘备一同从西门出逃。

  一路上,杨阜便将自诸葛亮昏迷之后,所生的一切,统统都告诉了诸葛亮。

  诸葛亮听罢,不由眉头一皱,斥责道:“义山,你们是怎么回事,榆中城一失守,你们就该劝降下直接退往敦煌,为何还要节节抵抗,白白折损那么多宝贵的兵马?”

  “丞相,我……”杨阜惭愧,无言以对。

  刘备却道:“丞相,敦煌郡乃大汉最西北一郡,全郡丁口不过五万人,贫瘠荒凉,那种地方,朕岂能从一开始就前去。”

  诸葛亮却道:“敦煌城虽然偏僻,但距离榆中城却有近千里之遥,中间还有数处戈壁,正是因为它远,所以才是我们甩掉苏贼的唯一去处呀。”

  刘备心头一震,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幅敦煌地图。

  从敦煌到昭武城,至少有五百多里地,从昭武城再到榆中城,又是将近五百多里,而从榆中前往长安,至少也得七百多里。

  这也就意味着,魏军的粮草补给,即使是以长安为起点,也至少得经过两千里的转运,前才能抵达敦煌。

  这不没有算上从洛阳到长安之间的距离,加上的话,魏军的补给线将长的可怕。

  刘备顿时明白了诸葛亮的言外之意。

  敦煌太远,苏哲若是想去远征,以其现在的国力,必无法支撑七万多兵马,最多只能带三万余人,两军间兵力的悬殊便将就此抵消。

  如果苏哲因补给线太长,放弃了远征敦煌,那他覆没的危机便能就此解除。

  那时,虽然他只余下一个敦煌郡,但总算是没有被赶出凉州,还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机会。

  “丞相说的没错,朕一早就该退往敦煌,现在也为时不晚,我们走!”

  刘备脸上重现自信,一股王者的豪气在眼中燃烧起来,拍马扬鞭向北狂奔。

  他的身后,昭武城已高悬起了大魏的皇旗。

  天黑时,战斗落下帷幕,这座西凉小城重新又恢复了沉寂。

  计点战损,这一场仗打下来,汉军死伤至少也有一万之众,这也就意味着,刘备半数的军队被消灭,现下的中所余残兵,不过一万余人而已。

  这点兵力,苏哲这七万兵马,一人一口唾沫也足以淹死。

  攻城得胜的苏哲,便下令大军暂在昭武城休整,待恢复体力之后,继续穷追刘备。

  当天晚上,血战得胜的大魏将士们,载歌载舞,纵情豪饮,享受这场胜利的喜悦。

  虽说补给比先前困难了不少,但苏哲也不愿委屈了将士们,有功自然当赏,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将士们这一顿庆功酒吃饱喝足。

  苏哲当然也与众将一番豪饮,直喝到半醉之时,方才搂着张春华入睡。

  次日,苏哲睡到日上三竿时,方才从温柔乡中起来,不忘追击刘备的正事,便迅召集文武议事。

  “刘备的动向呢,是不是又继续往西逃了?”苏哲饮一杯酒。

  “启禀陛下,臣昨日追踪刘备,活捉了一名汉卒,从其口中拷问得知,那大耳贼似乎想越过酒泉郡,一口气逃往敦煌郡。”胡车儿给出了刘备最新动向。

  “敦煌么……”

  苏哲站起身来,负手站在了屏风前,眼睛在地图上寻找到了敦煌所在。

  那是华夏王朝最西边的一郡,著名的玉门关就屹立在敦煌西端,出了玉门往西,就将进入西域。

  “刘备竟然连酒泉郡也不要了,直接逃到了敦煌那种鬼地方,他这是打算自暴自弃,蹲在那里等死么?”颜良讥讽道。

  大帐中响起一阵笑声,众将对于剿灭刘备,似乎早已胜算在握。

  苏哲目光在地图上游移,蓦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手指点头地图,冷笑道:“你们都想错了,刘备才不是自暴自弃,他这是打算在敦煌挖个坑,等着朕往里头跳呢。”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