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一章 攻敌之必救_三国大气象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的看向了张济。

  张济则慨叹道:“文和说的没错,这个苏子明,确实是不世出的雄主,当年我奉董卓之命入侵南阳,几度败在他手中,我就看出来,这个苏哲绝非池中之鱼,将来必有飞龙在天之时,却没想到,短短数年间,他竟灭了那

  么多诸侯,大半个天下都被他踩在了脚下。”

  张济这一番慨叹,对苏哲是毫不掩饰敬畏叹服,心里边是个什么态度,已然明了。

  叔叔都这样表态了,张绣还有什么话说。

  他便收起了脸上的阴沉,眼神也涌起了敬意,叹道:“那位楚公不愧是九奇之,当世卧龙,当年我和叔父就觉的他非是常人,今日看来,我们果然没有看走眼。”

  贾诩暗笑,见他叔侄二人话锋已转,便趁势道:“既然二位都是识时务的俊杰,那诩何必再多费唇舌,我这就作书一封,恭喜楚公喜得两员大将。”

  张济和张绣二将,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当于,张氏叔侄便下定决心,决意归顺苏哲。

  几天后,李严率领的三万洛阳之军,以及文丑所率的陕县之军,相继抵达了弘农城下。

  张济降意已决,自然没有半分犹疑,当即下令开城归降。

  而这时,苏哲的书令已到,除了封赏张济叔侄之外,还命众将合兵一处,即刻西进,直取潼关。

  ……

  潼关东门。

  城头上,七千人不足的刘军士卒,正战战兢兢的望着城外乌压压的苏军。

  近七万的苏军,浩浩荡荡逼近潼关,连营十里下寨,声势浩大。

  从城头上远远望去,已能看到数不清的苏军将士,正在砍伐树木,打造冲车云梯等攻城器械,一场规模空前的攻城战,已是迫在眉睫。

  赵云凝视着城外苏军,剑眉紧锁,久久不语。

  “没想到,那张济叔侄,竟然选择了投降苏贼,当真是一个天大的意外。”

  一旁的王平啧啧叹息,眼神颇为惊讶。

  赵云银枪一摆,喝道:“传令将士们,打起精神,准备应对敌军攻城,城在人在,潼关绝不能失守!”

  号令传下,七千刘军士卒,强打起精神,准备迎击苏军进攻。

  赵云在军中还是极有威信,他放出去的话,足以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子龙将军,不是我泼冷水啊,我们就算有潼关之险,但敌军数量足足是我军的十倍,这么硬守下去不是办法,得向主公及时求援才行。”一旁的王平满脸忧色的劝道。

  赵云轻叹道:“苏贼说降张济,兵临我潼关,分明就是想逼主公弃蒲坂津回援,我若向主公求援,岂不是正中苏贼下怀。”

  王平苦叹道:“就算我们明智苏贼的意图又能怎样,潼关乃关中门户,万万不容有失,我们冒不起那个险啊。”

  赵云沉吟不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思绪翻滚如潮,显然是在权衡着利弊。

  沉吟许久,赵云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抉择。

  他一拂手,轻叹道:“也罢,潼关远比蒲坂津重要,修书一封,向主公求援吧。”

  王平松了一口气,忙是下城去安排。

  赵云远望城外,若有所思许久,喃喃道:“这苏贼果然不愧是九奇之,主公虽然有诸葛孔明辅佐,能否打败苏哲,兴复汉室,只怕还是个未知数……”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