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那些奇葩的人和事_催泪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夫》被解读的五花八门,可是影迷们却乐此不彼。

  而伴随着电影的火热,过度的解读也是必然的。

  很快地就被人开始朝着现实共鸣的方向解读。

  比如某位网络影评人以“你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作为标题。

  “电影内容太多,思想太丰富,今天只挑一个来讲。相信阿星打劫哑女这一段一定让许多观众心动,初看时觉得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至少我第一次看时为那个唯美的画面所感动,觉得搞笑又温暖。再看一遍,两遍,三遍以后,曾经的暖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和无奈。

  这一切要从“难道我学过如来神掌也要告诉你吗?”这个镜头讲起,小时候的阿星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自己的梦想和责任,“我不入地狱谁入”这句从卖书人(也不好说他就是骗子)口中说出的话一直刻在阿星的脑中,成为后面彻底醒悟的一个契机。

  不过回过头来,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买这本《如来神掌》,在成人眼中这不仅是一个再低俗不过的骗局,且无论真假这本书本身也是毫无价值的,因此这一段成了人们的一个笑点。突然想起在在《喜剧之王》上映的时候李易说过,他认为《喜剧之王》是悲剧,可是人们却都把它们当喜剧看。

  其实人们只是忘记了,忘记了自己曾经天真的样子,忘记了年少的“荒唐”。成年后加入生存保卫战,身处鱼龙混杂的社会,每日面对柴米油盐的繁琐,曾经的纯粹被消磨得一干二净,梦想什么的遥远得就是个笑话。偶尔想起时,感叹一句“还是童年好!”,将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们都知道年纪大了总会喜欢怀旧,特别是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更喜欢提当年之勇,日子还是要过,饭还是要吃,世界多一个我少一个我有没有关系我又干我何事,只知道钱和女人才是现在的奋斗目标。

  “放开那个女孩!”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小阿星冲了出来,对为首的男生使出新学的如来神掌,受到的却是小流氓们的围攻和对自己梦想的侮辱,我想他并不是因为在女孩子面前丢了面子而落荒而逃,而是无法面对梦想被人残酷得踩在脚下的现实。

  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曾经都怀揣着一个伟大的理想,但都无法避免得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打击,大多数人因此一蹶不振,从此放弃那个曾让自己兴奋不已的梦想。就像影片中的阿星,规规矩矩得跟着大流走,学狠做坏人进斧头帮来得到钱和女人,除此之外无他法,因为奇怪的梦想总会破灭。

  他将曾经的自己锁了起来,丢进了一个黑暗的角落,直到当年那个哑女的出现,打开了这把锁,曾经的屈辱,骄傲梦想在这一刻全部想起来了。阿星望着哑女手中的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