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青春没有满分_重生之似水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

  而大家都盯着,并且削尖脑袋在研发的浸润式光刻技术,则是把芯片制程再向前推进一步的关键。也就是下一代的130纳米,大概想当于后世炒的火热的2纳米芯片。

  中芯国际在当下,虽然还落后于世界顶尖水平,可也只有一代的代差。

  而且,从300纳米到193纳米的技术突破,也远没有后世14纳米、10纳米、7纳米那么难。

  再加上,张如京本人在行业内的经验非常丰富,曾经任职于德州仪器、台积电等等一线大厂,主持建造了近二十座晶圆工厂。

  同时,他的老师,同学,朋友在全球的半导体学术、产业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中芯国际的潜力非常大。

  在当时的大环境来看,中芯国际是最有希望引领中国芯片制造业,并且与世界先进制造水平保持同步的企业。

  坏就坏在张如京太出名,对竞争对手构成了威胁。而且他带到国内的技术、建厂经验确实有想当一部分来自台积电,被人家抓住了小辫子,专利官司就没断过。

  再加上,你还是一家中国企业,技术封锁,设备禁运是常态。

  于是,中芯国际始终没发展起来。

  总之,中芯国际的症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和台积电的专利官司。

  之前,齐磊打算在芯片制造这个领域布局,提前做准备,就曾经考虑过国内的芯片制造厂家。

  那时候齐磊都想过,中芯国际麻烦缠身指望不上,BYD又还没开始进入芯片制造,所以只能他自己想办法,硬着头皮要自己干。

  没办法啊,从最开始的底层指令集到设计,从原材料到制造,本来齐磊走的就是一条绝户路,根本就没有相信西方供应链的选项。

  且在国内半导体产业不完善、很落后的情况下,他也没有任何一个帮手可以依靠。

  所以只能靠自己,尽量把握关键节点,也只有这样,真出现后世全面封锁的局面,才能不被人卡死。

  现在好了,老天爷把浸润式兴刻技术的秘密送到了齐磊嘴边,一个局做下来,得到阿斯麦的同时,正好可以借机帮中芯国际解困。

  对齐磊来说,这是帮了自家人,也帮了自己的好事儿。

  起码,中芯国际值得期待一下。

  起码,三石可以不在制造上投入人力财力,或者说少投入,慢投入。

  他很缺钱,能少花就少花,能不花就不花。

  在半导体这个庞大的工业系统之中,三石不可能所有环节都要亲力亲为。

  即便他是一个重生者,也显得势单力薄。

  再说一句略显悲壮的话:齐磊真的太需要帮手了。

  不是现在的鲍尔森、阿斯麦这些,包括ARM,其实都是靠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是谋略的结果。

  这种合作很累,也不稳固。毕竟都是国外的企业合伙人,谁知道明天会是什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