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 四面楚歌_重生之似水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到底辉煌到什么地步,认知也仅仅停留在那些经典影片上。

  说一组数据吧,截止到二十一世纪之初,香港有近三千家电影相关的从业机构,从业人员两万多人。

  所以,香港也被称为是东方好莱坞。

  香港电影这个称呼,可不仅仅在内地被人顶礼膜拜。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的。

  只不过,之前说过,宝岛电影市场的失守,使得香港电影失去了市场和投资,开始逐渐没落。

  而这期间,由于内地市场的相对封闭,使得香港电影完全借不上力。

  以至于,香港的相关从业人员,比如导演、演员、幕后制作班底都到内地发展,个自为战。

  但是人可以走,香港那么多的电影制作机构却是进不去。

  以至于,这个相对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除了为内地电影的发展提供养料,没有任何其它的贡献,更不可能被继承下来。

  其实在齐磊眼里,香港这帮电影人挺倒霉的。

  尤其是那些电影公司、嘉禾、寰亚、英皇、美亚、邵氏兄弟。

  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名字?哪个又不是在制作、发行各各环节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

  可惜,时代如此,集体社死了。

  当然,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优胜劣汰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从行业遗产、行业大局的角度来说,把底子丢光了,有点太可惜。

  齐磊之所以说他们倒霉,是因为生不逢时,这个时候陷入低迷,很难救,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天不如一天。

  可是,如果能多挺十几年你看看。

  2001年,内地全年的总票房才个亿,票房冠军是《珍珠港》,一个亿。

  第二的《大腕》,4300万。

  说句难听点的,还不一定比齐磊拍两季《向往的生活》收广告的数额多。

  而同样是2001年,香港本地的全年票房就个亿港币。

  两方一比,确实借不上什么力。

  可是,要能挺个十几年……

  全球第二大票仓,一年四五百个亿的总量,养活一个东方好莱坞玩一样。

  不过,齐磊并不是可惜这些电影公司,而是可惜香港电影的工业体系。

  其实,这和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同样的道理,想摧毁一套工业体系太容易了。可是想重新再建立起来,那就太难了。

  香港电影在齐磊眼中,最可惜的不是没有好作品了,而是没有把传统和工艺留存下来。

  至于后世有人诟病香港电影的类型太单一,不是警匪片,就是武侠片,即便活下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这一点,完全不是问题!

  类型单一,是市场和地缘的原因决定的。

  就那么点大,最辉煌的时候,也就是香港、宝岛。加一点日韩和东南亚,能做出多大的制作?

  这就好比韩国电影被一些人吹上天了,可是你看它有大制作吗?

  没有的!体量在那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