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房俊去哪儿了?_大唐之绿帽发放者房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后雪白的银牙暗咬,心底暗骂房俊这厮拈花惹草、博爱多情,尤为过分的是专挑公主下手,着实可恶……

  太极宫内的战事如火如荼,惨烈异常。

  自大唐立国之时开始守卫玄武门的“元从禁军”,以及后来李二陛下登基,将追随他征战天下的“玄甲铁骑”一分为三,一部分连同左右屯卫的精锐组成“百骑司”,一部分依旧带在身边担任禁卫,一部分则编入“北衙禁军”镇守玄武门,无论哪一支军队的战力都是天下第一等。

  也因为镇守玄武门的军队对于李唐皇室忠心耿耿、绝无瑕疵,所以李道宗打起“完成太宗皇帝遗志”的旗号可以将所有人都拉拢过去,这不仅仅是因为李道宗本身的威望,更在于几乎所有镇守玄武门的军队都会李承乾登基颇有微词。

  这就是李二陛下屡次意欲易储之严重后果……

  政治斗争之中,每一次突破底线的行为或许在当时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但都会留下几乎永无休止的后患。

  当年“玄武门事变”是如此,屡次推动易储亦是如此……

  万余玄武门守军轻而易举冲破内重门杀入太极宫,无论兵员战力、兵力数量相较于宫内守军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便有程务挺率领五千右屯卫精锐协防,依然难以抵挡叛军惊涛骇浪一般的攻势,不得不退守甘露殿、神龙殿一线,依托庞大的建筑群构筑起防线,殊死奋战。

  但也正是这条防线,堪堪抵挡住叛军迅勐攻势。

  即便李道宗坐镇指挥,调动全部军队在局部集中兵力形成优势开展突击,导致守军顾此失彼、伤亡惨重,防线及及可危,但在守军舍生忘死的拼杀之下,一时片刻依旧难以突破这道防线。

  虽然并未亲临一线,但听着战报知道这条防线完全依靠程务挺左冲右突浴血奋战才力保不失,宇文士及赞道:“这小子有乃父之风,如此劣势之下依旧能够勉力维持,是个将才。话说好像房二那小子麾下各个都是人才,起初之时名不见经传,但培养一阵之后各个都能独当一面,这份眼光的确厉害。”、

  李道宗颔首,对此深以为然。

  时至今日,曾经在房俊麾下的薛仁贵、裴行俭、刘仁轨、刘仁愿、习君买等等一干将领,如今都已经成长为军中独挡一方的将领,在军中年青一代当中皆属于佼佼者。

  一个两个或许是运气使然,但如此之多的人才井喷而出,就不得不赞叹房俊识人用人的眼光、以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单单是这些人只需十年沉淀便能自成一系,支持房俊成为大唐军方的第一大老,届时贞观勋臣已然相继陨落,放眼军中,还有谁能与房俊抗衡?

  更别说无论李承乾坐稳皇位还是李治逆袭成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帝国策略都更将注重于内政,边疆无大战,唯一继续攻城掠地攫取军功的部队就是水师……

  李道宗心中忽然想起什么,心头一跳,忙问左右亲兵:“可知晓房俊在何处?”

  左右亲兵茫然,一个校尉道:“自始至终,所有战报都未曾提及房俊的影踪。”

  宇文士及心中泛起浓浓的不安:“房俊受皇命镇守玄德门,程务挺麾下五千兵卒皆听命于他,现在程务挺及其麾下兵卒浴血奋战,房俊岂能弃之不顾?不对劲,赶紧向前方各部传令,严密侦查房俊的动向。”

  现在于甘露殿防线这个局部战场之上,可以说就是李道宗与房俊的对阵,然而打了半天对方主帅不知所踪,这如何能让人心安?

  两人对视一眼,心头升起一片阴霾。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