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7章带方太守_三国末世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会希望别人的军队屯驻到自己地盘上。但公孙旦现在已是焦头烂额。他的实际统治力也仅限于两个沿海城池---列口和南新。其余地方早已被南下的各部胡骑所占据,荒野之中不时能看到大队骑队奔驰而过,他们即有南下胡骑,也有北府军的游骑。

  就在公孙旦向大梁发送出降表书信不久,便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一支大约有五六百条海船的船队突然出现在南新城附近的乐浪海海面上。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攻占了南新城。

  再后来,不等公孙旦派人打探详情,这股兵马的主人就让南新城的县吏给公孙旦带了一封书信。

  公孙旦打开书信一看,更是目瞪口呆。他本猜测这支部队是梁军或是某个倭人国来袭,却万万没想到来的这支军队是在中原已灭国的魏国残军,而且魏天子曹丕也在其中。

  这是支兵马约八千人上下的魏军,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步卒,有少量魏军精锐骑兵虎豹骑。这点兵力实在算不上什么,但是八千人的部队不仅足可以攻入公孙旦所在的列口城,并取下他的脑袋。也足够在带方郡方圆几百里内称王称霸。

  信中说要公孙旦亲自前往南新城觐见曹丕,但是并未说曹丕来到带方是何目的。公孙旦心中立刻七上八下的打起鼓来,陷入两难之境。

  公孙旦知道,从时间上算,曹丕还不大可能知晓他已给梁军送去降表,意图归顺大梁的事。即使如此,他也不愿意甘冒奇险前往南新城,只要一入南新城,他就等于成了任曹丕宰割的鱼肉。即使曹丕不杀他,将他扣为人质,以此来控制列口城乃至带方郡也是有可能的。一个落魄流亡之君,干出什么事也都是有可能的。

  但他若是不去,魏军更可能直接发兵打来,他即使固城坚守,在八千魏军的长期围攻下,又能够守几天?最终,他的幕僚给了他一个主意---联合百济国,固城坚守。若魏军真来攻打列口城,便让百济的扶余铁骑帮忙,内外夹击,击破魏军,解列口之围。

  百济国本是马韩五十四国中的一个,虽号称为国,但是和其余三韩诸国一样,只是个有一城和数城之地,以部落氏族为中心的城邦。类似华夏中土商周时期的古方国。

  只是这百济国又与其余马韩部落方国有所不同。因为它已被南下的扶余人所征服,所以他的统治阶层并不是马韩土著,而是扶余人。当下的百济国主的姓就是氏族称号==扶余,名仇首。扶余仇首痛快的答应了公孙旦的请求---只要魏军围攻列口城,扶余人的铁骑就会从慰礼城飞驰来援,从背后攻袭魏军。

  以公孙旦对百济人的了解,他们的信用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他随即开始加固列口城的城防,整军备战,等待魏军的来袭。

  不料,公孙旦左等右等,也没有他所预料的事发生。魏军并没有前来大举进攻隔着三百里路程的列口城,而是以南新城为基地,四处袭掠方圆百里内的马韩人城邦,南下的胡人营地等。即掳人也抢粮。起初公孙旦以为魏军粮草不足,要先解决燃眉之急。但如此过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动静,这便让公孙旦百思不得其解起来。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