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说过跟他们不能讲道理_盛唐血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说过跟他们不能讲道理

  陈应的犀利的目光缓缓扫视着众臣,脸上挂着玩味的笑容,说道:“刚刚是谁要弹劾本大将军?”

  “弹劾!”

  弹劾你妹的弹劾!君不见,陈应站在太极殿中,手握着鲜血淋漓的横刀,虎视眈眈。大有一言不合,随时可能砍下来的架势?弹劾他,那不是寿星公吃砒霜,嫌自己的命太长了吗?

  更何况,站殿将军根本就没有出来阻拦。

  如果李建成露出恐惧之色,那有可能是陈应想谋反,可是李建成的神色如常,显然这是经过李建成默许的。

  陈应发出一声暴喝:“都哑了吗?没死的话就吱一声!”

  这一声暴喝如同晴天霹雳,吓得在场的数百官员浑身一震,胆子大的差点没一屁股坐到地上,胆子小一点的更是双股颤栗,尿意盈盈。

  在场的武将或武勋官员,看到这一幕,心中甭提有多开心了。他们望着平时需要高高仰望的重臣或门阀杰出子弟,此时这些人,人人身子抖动如同筛糠,汗如灌浆。武将们面面相视,彼此都从眼中了开出了解气的意思。

  这些日子以来,这些孙子们上窜下跳,针对武将们横挑眉毛竖挑眼,左右揪着不是。至于御史和言官们,更加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不是弹劾他们私德有亏,就是弹劾他们暴虐,或者毫无仁性,嗜血好杀。

  有的武将官员,根本就没有办法辩解。比如满口脏话,举止粗鄙,这些武将的通病,也是他们可以与大头兵打成一片的唯一办法。真以为翩翩君子能指挥动这些大头兵?那绝对是一个屁。

  《三国演义》里吹上天去的诸葛孔明,儒将典范。事实上呢,刘备早期的军事行动,实际和诸葛亮都没什么事,他都是搞搞后勤什么的。很多所谓的军事计谋都是杜撰的,部分历史上是有的实际上出谋划策的根本不是诸葛亮,可惜被挂到诸葛亮的头上。

  刘备入川带的是庞统,平定益州后,他的头号谋臣是法正,军事上长期都没诸葛亮什么事。只有刘备死后,诸葛亮才浮出水面。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军事上蜀军正规军的战斗力对少数民族的乌合之众有压倒性优势,诸葛亮的目的是平复少数民族,在这里正是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至于之后的北伐,诸葛亮那也都是稳扎稳打,耗费了大量国力的前提下,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

  武将兴高采烈,而文臣们则如丧考妣。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陈应竟然是如此恐怖的人物,跟这样的人作对,那是会出人命!

  他们的预感很灵。

  在陈应的怒吼声中,刚刚接任左武候卫大将军的张怀威立即率领左右武候卫十个折冲府,三十个团的唐军精锐部队,涌上长安城的各个坊里。每个坊里街道上,直接架起拒马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