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九章真不是一般的失望(二更)_盛唐血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九章真不是一般的失望

  张志龙的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他也算是正儿八经的读书,翻遍史书,从来没有人如此解释王道与霸道。

  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简单的说,王道就是以德服,而霸道则是以力服人。其实,陈应的解释,更为直观。

  王道与霸道,两者有着相同的共性。

  但是在春秋时代,即使霸道也须假仁义而行,五霸在以力服人的同时,尚能以尊王攘夷相号召;至战国法家的霸术,则武力之外,已经不再需要任何理由;

  但行王道者有理也必须有力,不然天理或正义仍难得以伸张。霸道崇尚权术和武力,推行快速地“强国之术”(《史记·商君列传》),其所标榜的原则宗旨(如尊王攘夷、富国强兵)并非不美,但往往只是对内盘剥对外掠夺的旗号,惑人耳目的幌子而已,目的全不在此。

  在张志龙看来,何为王道?简单的解释,这就是秩序。王道,是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必须尊奉的世间规律,王道是仁,王道是义,王道是礼,王道是智,王道是信,王道是阴阳,王道是乾坤、王道是秩序,王道是礼教,王道是士人的根本!

  “强而止于强,霸而止于霸,是特安于小耳”,应该扩大胸襟,提高政治境界,“进霸而至于王,极天下之所期”,以满足天下人的愿望为期许,才是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纵览后世历史,在中国历次统一过程中,凡能“吊民伐罪”的王者之师,往往都是由图强而称霸一方并进而成就其王道伟业的。

  虽然王道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天真正实现过,所谓的“太平盛世”多属“霸王道杂之”或“阳儒阴法”、“儒表法里”而已,但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一政治理想的追求。

  所谓的王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儒教所有信徒的终极目标,就像我党的终极目标,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其实,这也可以解释为现代版本的王道。

  陈应看着张志龙一脸震骇,而李承道与李嗣业等则一脸迷茫。心中暗叹,事实上,到了魏征和房玄龄,这个高度,他们都非常清楚。我打不过你的时候,我可以采取王道,我打得过你,就采取霸道。

  陈应指着张志龙道:“张志龙,如果你家里只剩一斗粮,只够你的家人食用,而门外有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你会怎么做?前提条件是,如果把粮给这个快要饿死的人食用,而你家人也会有人饿死,不是你,就是你的父母……”

  不等陈应说完,张志龙道:“我情愿自己饿死!”

  “来人,把这混账东西拖出去,重打三十军棍!”陈应黑着脸道:“本大将军生平最讨厌的就是你这种虚伪之徒!”

  张志龙吓坏了,急忙求饶道:“师尊饶命!”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