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东(2)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车上。

  尼堪带着勒恩的五百亲卫坐在一列火车上,而孙秀澜带着剩余的神武军则奔驰在铁道不远处的大夏驰道上,按照火车的速度,骑兵再快也是赶不上的,不过大夏国此时的火车每隔大约六十公里就要加水加煤,每一次最少需要一个小时,由于火车的速度只有三十公里,这样的话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加一次煤、水。

  也就是说,前面盘算过的日行六百公里实际上达不到,一天的二十四小时只有只有2/3的时间在工作,每日只能工作十六个小时,也就是五百公里的模样。

  加上需要在火车头后面挂上至少一节、平均两节煤水车,能够提供给装载货物、人员的车厢也有限,抛去两节煤水车后若是要跑出三十公里的速度,最多只能悬挂六节车厢。

  六节车厢,实际上只能装载五百亲卫军,他们的战马还只能装在另外两列火车上,这就需要三列火车了。

  在大夏国,较大的火车站最多能容纳十列火车同时进站,也就是说,若是装载步军,最多可以同时将两个步军旅同时运到指定地点,但如果降低速度,按照时速二十公里,每日只能行驶三百公里,就可以多挂几列车厢,将一整个军团运到指定地点。

  按照最小车站煤水的储存水平,最多可以满足三个军团的需要。

  当然了,三个步军军团,三万六千人的力量,以日均三百公里的速度,还是比时下任何一个国家的骑兵都要快得多,依旧是碾压的存在。

  大夏国蒸汽火车的耗煤量、耗水量,铁轨的质量,需要在煤水车上同时配置的火车头配件都是大量的,还远远达不到后世十九世纪六十公里每小时的水平,若是能达到那个水平,并能减少加煤水的频次,这动员能力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但目前的水平完全够了,三个军团,其中还有三个骑兵旅,加起来近万骑兵,九个步军旅,攻守两便,由于都是坐车来的,不是行军,中途完全没有消耗,抵达目的地后只需要稍微休整一下就行了,这同样是其他势力不可能达到的水平。

  西西伯利亚南部大草原,有时候被称为钦察草原,眼下正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气温最低不低于十五度,最高很少超过二十度,作为帝国元首,尼堪有一节专门的车厢,车厢早就准备好了,在临潢府,哈尔哈图毕竟是老成持重之人,他一早准备了两种专门的车厢,一种较为豪华,分成了卧室、会客室、餐厅,自然是为尼堪准备的。

  一种是为帝国部长以上或军团司令以上的官员准备的,一节车厢最多可住一个班的人员。

  眼下,在安西已经待了八年的哈尔哈图也在尼堪的“专车”里,按照尼堪的安排,他将接替李延庚担任枢密院正使,但由于要辅佐孙德静,他还要在安西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