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晨钟暮鼓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人很难找得到,喜欢我们请多多推荐给你的朋友们。

  夏末秋初,海参崴北面清凉山三清观的钟声敲响了,与此同时,城里靠近大海方向的天主教海参崴堂那尖顶下面硕大的座钟也鸣响了。

  “呜呜呜……”

  城池里军营里的军号声也开始响起。

  三清观的对面,清凉山的最高处,一座建于山顶的院落“鹿鸣园”开始响起了晨读的声音。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是鹿鸣园的“校歌”。

  在这几声之后,位居城池正中,一座三进的大院落里才传出来一声悠长的啸声,“喔…………………”

  啸声苍凉、悠长,熟悉林中形制的人都知晓,这是建在城中额尔登布召的原罗佳部的大萨满罗秀,蒙古名斯钦巴的也开始了一天的程。

  罗秀,罗锦之弟,通晓汉家经典,却醉心于萨满教,尼堪便让他在海参崴建立昭庙,同时招收会读书识字的索伦、蒙古弟子十余人,就在昭庙里对林中、草原的萨满教进行归纳、总结,准备编成一部《阿斯兰萨满大典》。

  天主教、道教、儒家、萨满齐聚海参崴,一个时下奇异的景象。

  远东第一大港海参崴被唤醒了。

  城市开始慢慢沸腾了。

  海参崴之北,山势不大,加哈禅等人都称之为“小山”,不过时至今,来海参崴的人员众多,特别是在上次攻打旅顺,路过归服堡时,尼堪与那里三清观的老道伍守阳,道号叫冲虚子的一番长谈后,双方都有相见恨晚之意。

  尼堪自然不知晓此人的来历,不过此人在历史上却鼎鼎有名,相传在明亡之后不知所踪,而在清朝中期又出现了,活了两百多岁,是全真教龙门教派的集大成者。

  旅顺失守后,三清观的道士分成了两拨,一拨在原主持的带领下继续留了下来,而另一拨则由冲虚子带领跟着尼堪来到了海参崴。

  “大海的尽头便是另一处大陆,所谓海外仙山,瀛洲胜地是也”

  听了尼堪的忽悠之后,冲虚子在海参崴停留下来,并在以前就熟识的徽州豪商汪然明的资助下在海参崴北面的山上建起了一座道观,他先来到这里,便将这不知名的小山命名为清凉山。

  由于此处此时尚处于原始阶段,山上野兽众多,野鹿也不少,不时还有飞鹤飞过,冲虚子一见之下不起了在此长驻的打算——去那甚海外仙山,没有尼堪的资助是不行的,而最近他并没有要出海的迹象。

  与冲虚子几乎同时抵达的还有一位辽东大儒。

  在李成梁以前,辽东地最有名的世家是韩家,历任总兵、副将、参将、卫所指挥使、千总的不可胜数。

  到了明末,韩家与李家、祖家、石家、佟家、崔家通过长期的土地兼并,已经成了辽东有名的世家。

  不过这一切随着满洲的崛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