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美丽少女_末将在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牛辅在平静中渡过了三个月,时间推移到公元192年,汉初平三年三月。

  时间快到午时,绵密的春雨在无声的飘洒着,雨水浇湿了青石板铺砌的路面,浇湿了街道两旁店铺的黑瓦楞,也浇湿了街上来来往往的油纸伞,斗笠和轿顶,给本来就显得闷闷不乐的行人的脸孔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

  牛辅此时正走在长安城皇宫东面北头的‘宣平门’外的宣平大街上,他走的很急,以至于身后打着油纸伞的来福都有点跟不上他。

  其实牛辅也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儿,他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出来溜溜,主要是熟悉一下汉朝的风土人情,顺便了解一下民情,比如粮食的价格、街上的难民等等。他家的粥场,一直没有撤销,从袁逢家里搜刮来的财宝都快花完了,主要是米太贵了,大约一千钱一石,而且那时候的米,并不是现代所说的大米,而是黄米。

  前几天在这里溜达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家书店,里面放的都是些用竹简写成的书籍,当然也有帛书和锦书,价格是非常昂贵地,不过牛辅并不怕,因为他是有钱人。今天他就是奔着这家书店来的。

  书店的门面很平常,外面墙上竖着木质的招牌,写着‘书坊’二字。三面墙全都放着书架,摆放的大多都是竹简,据来福说,那些昂贵的帛书,都在里面放着,因为怕被人偷偷的摸了去。大约是因为快到中午的缘故,里面看不见一个顾客,只有一个伙计模样的后生趴在柜台上打盹。

  这条大街紧连着皇城,是个人烟稠密,店铺众多的地方,但是街道却很狭窄,对面屋子里的情形可以看得很清楚,书坊的正对面是一家不小的布店,左侧是一间药材铺子,右侧是卖杂货的,在旁边还有几间米铺和别的店铺,例如胭脂水粉、古玩玉器等。

  这会儿,雨小了不少,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牛辅站在书坊里挑书,其实他也看不懂,只不过为了丰富自己,有利于日后在三国时代立足而已。这当,他看见一个瞎眼的老头背着一把琵琶,由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带路,在坊间转来转去,似乎是寻找想听曲子的主顾。那小姑娘长的姿色不俗,高高的个子,瘦削的身材,白白净净的。旁边那家药铺里的老板,是个瓦刀脸的汉子,留着两撇八字胡,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他似乎是要听曲子,于是就招手来叫喊,身边还站着个浓妆艳抹的大嘴女人,似乎是他的老婆。

  牛辅心里替瞎子和小姑娘庆幸,终于找到个主顾了,不然恐怕他们今天就要挨饿了,可正当这时候,忽然,有一个三角眼痨病鬼一样的的穷酸书生钻进了药材铺里,药材铺的老板不高兴地说,“你怎么又来了,没钱来干什么,快走,快走,别耽误我听曲子。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