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_我的安徒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司月和林孟夏是剧组的难兄难弟。

  林孟夏以前拍过一两部戏,不至于完全抓瞎。但是他之前拍的戏只是小成本,和何讷这样的大导演合作,同样是第一次。

  这就导致,梁司月和他,永远是剧组最常被导演额外关照(梁司月称之为留堂)的对象。

  何讷这样很有个人视听风格的大导演,和那种拍垃圾小烂片的三流导演,工作方法完全以及拍摄标准完全不同。

  他很注重演员戏里的情绪和张力,和镜头语言的美学价值。

  而情绪和张力,这个东西,一般都很玄。

  悟不到的,怎么都悟不到;能悟到的,则很容易就给到他想要的东西。

  好在,梁司月和林孟夏的领悟力都不算差,他们所欠缺的只是经验,和个人表演与灯光、机位相配合的默契。

  几天后,梁司月和林孟夏的吻戏开拍。

  之前梁司月和林孟夏特意被何导叫过去讲了一下戏,因为何导临时调整了这两场戏的分镜。

  原本,原著里,女主角和男二号比较重要的吻戏有三场,第一场是初中时蜻蜓点水的一个吻,何讷觉得不符合年龄和心理状态,在修改剧本的时候就直接删掉了。

  比较重要的是后面两场吻戏,一个是女主角升学宴当天,在河边男二号强吻告白;另一个,是女角和男二号第一次发生关系的时候。

  这两场戏,最开始的构思,是很常规的拍法,该说台词就说台词,该配合特写就配合特写。

  但何导在拍摄的过程中,新鲜想法越来越多,觉得最初的分镜十分平庸,真照着这么拍,就真正沦落为庸俗的四角恋了。

  为了升华视觉语言,他调整了一下这两场戏的运镜。

  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感情是无望的、渺茫的,但相处时的细节是真实的;相对而言,和男二号的身份关系是真实的,但感情却是比较虚无缥缈。

  所以,这两场戏他要做一个似梦非梦、似真非真的处理。

  他的分镜设计是,河边那场,摄影师会切一个大全景,镜头穿过芦苇荡,焦点落在远处城市高楼施工的射灯上,画面的右下角是汽车的后视镜,两个人的互动就通过后视镜来展现。

  后面的床戏也是一样,拍摄房间玻璃的反射,镜头的焦点是床边的台灯。

  由于去掉了中景和特写镜头,梁司月和林孟夏可以省下克服尴尬的时间,专注于揣摩人物的心理,给予镜头最精准的情绪反馈,并且通过台词语气和语调的微妙变化进行阐释

  ——换言之,他们可以不用真的亲上去,也就不用在可以预料的无止尽的尴尬和NG之中,纠结应该亲得真实一点,还是应该更唯美一点。

  何导对此亦有自己的解释:女主角情感层面并没有真正接纳过男主角之外的人,人对于自己抗拒的记忆会有一个保护机制,因此意识会对自身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