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三章 蜀龙一统(上)_易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垂正十六年不能休养生息,按照前世的情况,二年后,就是垂正十八年,郭文通也基本上统一关中。

  现在完全争取了二年,攻秦的想法,随着郭文通退去,就已经没有了。

  现在是九月,今年是没有空隙了,必须进行迁移和开垦,争取在隆冬前种下冬小麦,以获明年丰收。

  明年,就有二条路,一就是攻下上庸,古称“上庸之人善战,秦楚不敌也”,现在虽然不可能,但是也是大郡,能招募上万精兵。

  还有就是顺流而下,进攻夷陵。

  想到夷陵,就想到地球历史上的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史上三大战役之一,这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艹国运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国运之战,夷陵之战能并列,当然也关系着蜀吴的国运。

  夷陵是蜀入荆的唯一陆地通道。

  爆发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结束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南部五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在蜀国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忙发兵,这关系着蜀吴两国国运之战,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

  夷陵地处高山峻岭,兵力难以展开,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

  因此后勤困难,百里连营,兵力分散,被陆逊击败,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夷陵之战是刘备的最后一战,也是输得最彻底的一战,一下子输了国运,也输了汉朝三兴的可能姓。

  只是,现在情况不一样,既无魏国,也无吴国,王弘毅率领的军队,和正史上刘备的兵力相当,都是四万,情况却大不一样。

  四万大军只要占领了夷陵,并且上庸响应,必可两面而攻,一举夺下荆北。

  “主公!”快步走来的随行侍卫,见王弘毅出神,上前一躬身说:“武都郡太守陆备,派使者求降。”

  获得汉中的第五天,武都郡就派了使者过来主动投降,很是迅速,王弘毅“哦”的一声,醒悟了过来。

  王弘毅听着,转过身来,沉思有顷,自失一笑,说:“破心中贼难啊!”

  刚才都沉迷在前景里了,当下笑的说着:“我这就回去,让他过来拜见!”

  随行侍卫应着,退回去传令。

  王弘毅这就回去,立刻摆出了仪仗,只见四周台阶,每隔五步,各站一个亲兵,个个肃穆持刀而立,使人不可逼视。

  这威严和气派,立刻出来了。

  在一个太监引导下,使者跟随着后面,见得这种情况,不由变色,等到了大厅,就见着一个太监引着进去。

  使者只凭着感觉,一进去,就伏在地上:“拜见蜀国公!”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