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一章 神道(上)_易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每岁亲祭,以潜移默化传播道德,辅助官府治民。”

  说到这里,王弘毅一笑:“比方说,汲水龙女若是能调整风雨,就是有功一方,每岁就可由县令亲祭。”

  素儿听着,才擦干的冷汗,又渗出,不知道王弘毅是何意。

  王弘毅又说着:“神人共治,阴阳相济,才可善政,这事实在非同小可。不过,对于银祀,历朝历代绝大多数帝王都是持反对态度,并严加禁止。”

  “大燕成帝即位后,丞相上奏:所祠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应礼,及疑无明文,可奉祠如故。其余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或重复,请皆罢。成帝曰可。”

  “大纪皇朝禁断银祀,歼宄逃窜,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大楚武帝建德三年五月,禁诸银祀,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

  “此等都是正理。”说到这里,见素儿面如土色,王弘毅就说着:“这些事现在只是说说,若我能为蜀王,就有名分和地位治之。”

  “现在你只要观察郡内鬼神,列出名单,以后自然有用处。”

  素儿听了,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欢喜,只得应着:“诺!”

  这是正本清源的大事,若是王弘毅能统一蜀中,又委托她办理这事,她的权柄就遍于蜀中鬼神界,若能成功,她就同时有功鬼神界、民间、蜀王小朝廷,必因此事而提升位格,汲水元神必可长成,说不定还可以吞并周围的分支,隐隐成为蜀中大龙神。

  至于治之于天下,她想都不敢想。

  正事说完,王弘毅让仆人去搬了小炭炉来。

  王弘毅静静,只等着茶壶里的水沸,水沸初丝丝大响,过会响声消退,水面涌泉连珠,这时素儿就上前,提起茶壶,将水注入早已放置茶叶的茶盏里,她又盖上盏盖,盏盖有一小孔,可以透出淡淡茶香来。

  王弘毅静静的拿过,先闻了闻,素儿见了,受到了这**的影响,看上去,见王弘毅额面如镜,发黑如漆,眸如寒星,心中暗想:“听闻大燕太祖固是威仪不测,但是却也没有这等风度气质。”

  王弘毅却在沉思,二郡的气运差不多就到顶了,当然开发的余地也有些,但是就算开发到极点,也不过一个从四品的气运。

  自己若是能夺取东益州六郡,似乎就可再改变一下名号了,毕竟定远将军这名号不太适宜了。

  人臣的话,一州之官,是州牧或者刺史、武将或是宣威将军之类,但是作为人主,这些官号就不适宜了。

  应该以爵称之。

  称王是想都不想,王气是紫气,最起码要得了深紫之气称王才适宜,淡紫也可以,但是就有些勉强了。

  青气是公器之气,国公就是深青之气(蓝),这公不是什么杂牌郡公县公,都必须以历史上的国号才是正宗。

  蜀地就是蜀国公,这已经是建国立制。

  杂牌公最多是淡青。

  但是国号之侯,实际上也是淡青,按照现在王弘毅的情况,夺取了东益州六郡,就可称蜀侯了,若是能统一蜀地,就可称蜀国公。

  至于王号,还是这话,必须有着紫气才可称,不然就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些坏处。

  寻思着,却说着:“据说王洁庭自现在已经有八个月,还有一个多月就可出产,你去看看,回来禀告我。”

  素儿应着:“是,我明天就去探望。”

  王弘毅便未再说话,只是慢慢品茗,静过这段时光。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