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你就是我的路_我和李白是同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野间车队在极速前行,高大的李客骑在马上。眸子不停的扫向一些丛林密布的地方。

  回去的路上跟来的时候感觉已经完全不同了。来时也是尽心尽力,王家是自己的恩人。哪怕豁出命也得顾全货物,而回去路上他已经开始思考,怎么训练出一只队伍。把沿途这些强盗彻底肃清!

  此时的大明宫内已经乱套了,大臣们吵作一团。却原来是从河南开始出现蝗灾。

  接天避日的蝗虫呼啸而过,田野间一些绿色的东西就整个消失不见了。

  几个宰相从政事堂吵到大殿,然后众官员也开始各自加入不同阵营,跟着站队。争吵愈发激烈。

  其中以姚崇为首,冷毅紧随其后。他们坚决认为,蝗虫一定要灭。因为不灭它们会吃光所有粮食!但他们属于少数派。毕竟这两个人都属于朝廷新宠,还没形成自己的派别。

  而以卢怀慎为首一众官员,却认为蝗虫不能灭,说蝗虫就是神。因为人类犯了最多罪恶。上天派神来惩戒人类。若是灭蝗就等于灭神,会遭来更大的报复!

  唐玄宗也在犹豫,毕竟那个时代的人是比较迷信的!他们相信神明,把一切灾难都归于那看不见的神明。所以才会出现求雨,祭天,等等许多祭祀行为。甚至,许多朝代都有专门的祭祀司。

  还有许多专门用来祭祀的对联,诗歌,以及祭文。比如《诗经》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可见迷信这种风俗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承中占的地位有多重!凡事一上升到天罚之类的性质。连皇上都不敢违拗!比如许多皇帝都因为天灾下过罪己诏!其实跟他们有屁的关系!

  唐玄宗的犹豫让姚崇焦急万分,今天他和冷毅舌战众臣,奈何势单力孤。最终也没能让皇上下决心。于是散朝以后,姚崇跟冷毅索性直奔唐玄宗寝宫。

  高力士把两人领进去,两个人进门就跪下。姚崇声泪俱下,“皇上啊,河南富庶,存粮就是今年颗粒不收存粮也能维持。可是山东河北却土地贫瘠。百姓温饱尚不能保证。几省本就交界。很快就会蔓延过去!”

  “若是一旦那两省遭灾,那可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容易滋生民变啊!”

  皇帝怕什么?就是民变!官员贪腐,杀了就是,外族侵略?那就打呗,那些都是可控的东西。

  可民变却不可控,因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百姓?虽然统治者高高在上,可以压制所有百姓!但那是因为百姓日子过得去。

  中国的百姓被奴役惯了,只要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就会顺从压在头上的各种盘剥。不知道反抗。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