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圣德王的国书_我和李白是同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反目。大唐好歹也会有一支建制齐全的军队。哪怕这只军队叫铁道兵。

  而在年轻的大臣心中。从来就没有把大唐看成一个独立的国家。

  因为大唐就是华夏的一个省,这个省虽然大点。但是不管多大。他们都国主也是在南诏城呢。

  等大家笑完,松赞一本正经的弯腰施礼。

  “启禀陛下,臣请陛下下旨。命令华夏兵马副元帅出兵驰援新罗!”

  “轰!”大家又被这家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逗乐了。

  姚思乡说道:“启禀陛下。我建议认命松赞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去增援我们的友好邻邦。”

  又是一阵哄笑响起,老臣们纷纷皱眉。朝堂还是那个朝堂,可是这气氛咋就那么违和呢?

  如今大唐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北方的几个省因为被战乱波及。

  都是华夏军直接插手的地方。所以吏治改革基本在王朝登基的前夕便已完成。

  只是大唐百姓因为接受礼教的束缚太多。还做不到华夏百姓那种把自己当做国家主人公的精神。

  这样的情况虽然便于管理,但是却缺少了一个新型国家的朝气!

  而朝气确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

  这个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官员们只有更深入的接触到百姓的生活中去。

  帮他们种地,放牛。切实的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面对这种行为。百姓开始的反应是惶惑的,但是时间久了。这种接触就成了亲情。

  很多官员都能清楚的激动辖区内有多少需要帮助的家庭。

  有多少脾气暴躁,性格强悍的不安定因素。

  了解了这些,当地的治安反倒快速的好转起来。

  以前那个每天都需要审案的大唐。竟然变得门可罗雀。冷清了下来。

  几个长期留守衙门的老吏闲的没事就蹲在门口晒太阳。

  “老王,听说你小妾又怀孕了?可以啊?这把年纪竟然老树开花,你确定这孩子是你的吗?”

  老王呸了一口骂道:“你个杀千刀的。要不今晚我去你家。让你家婆娘肚子也大起来。省的荒在那里也没用!”

  一阵哄笑响起。老李也笑骂了几句问道。

  “我们整天这么闲着,你们说知县会不会把我们给开革了啊?”

  老王摇摇头,“放心吧,大人这就是让我们养老了。没看别的衙役都跟着去春耕了吗?

  再说了,你见过哪个衙门连个值班的衙役都没有?”

  一个年龄最大的老边开口道:“我家五代衙役。到我这才见识到衙役原来是种地用的。”

  老王撇撇嘴,“哪个衙役种地能比得上县令大人?”

  老边不服气,“可是县令就不该是种地的好吧?那是农户的事情。这样下去,县里的政务谁来处理?”

  这时候老李不高兴的瞪他一眼。“县令啥时候耽误政务了?咱们县哪一项政令做的差?

  以前每天那么忙的咱们,现在整天在干啥你心里没点数吗?”

  老边一愣,疑惑的问道:“是啊,以前的县令那么忙,可是县里的事情似乎永远做不完。

  可现在的县令根本不在衙门里。为啥各项政务都井井有条呢?”

  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