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六三章 英美的态度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河不力,又比如对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加入轴心国阵营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对于一个周边没有敌国、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从军队到普通人都严重缺乏警惕心的国家来说,谁敢保证自己当总统就不会犯错?

  这样考虑的话。罗斯福还算是一个勉强合格的领导人。当然,其他人没有试过,所以也不敢保证就没有惊才绝艳者能够领导美国取得一个个胜利,所以这些人只能对现在的情况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而在安毅眼里,罗斯福却是一个睿智精明而具有远见的人。

  罗斯福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要战胜轴心国,只有把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团结起来,在政治上抢占制高点,以正义和邪恶的阵营对抗来定义这场战争。这便是“三国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由来。

  为了支持各国与法西斯作战,就连对待意识形态不同的苏联,罗斯福也数次派出心腹到莫斯科与斯大林面谈,并且亲自到国会进行演讲,说服议员通过“租借法案”。美国还竭力加大与中国、南华的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有力地支援了南华的经济建设和工业进步,使得安家军始终具备全面压制日军的能力,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于西线!

  罗斯福制定“先欧后亚”的战略决策也是有其考虑的。

  在罗斯福看来,国力贫乏的日本绝对不敢主动进攻美洲,只能在中太平洋地区和澳洲大陆动歪脑筋,美国只需要源源不断地把军队和作战物资送往澳大利亚及中太平洋地区,就能把日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那儿,使得其无力东顾,这样一来,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美国本土应该是安全的。

  相对于没有多少工业的日本,德国的威胁明显更大,毕竟自近代以来欧洲就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工业非常发达,一旦让德国彻底整合欧洲的力量,那么即便以美国的工业实力也无法与之对抗。更何况德国人的科技一直领先世界,军队的装备和数量冠绝列强,再加上拥有隆美尔、曼斯坦因、古德里安这样的名将,若任由其发展壮大,美国的未来堪忧。

  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即便打败了日本,也会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而先把强大的德国先收拾掉,哪怕日本在这段时间占领了澳大利亚和中太平洋群岛,依然无法与整个自由世界对抗,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可惜罗斯福怎么也没想到,日本竟然别出心裁,首先在拉丁美洲动脑筋,阻断了巴拿马运河,挑动拉美各国与美国对抗,随后又利用严冬在阿拉斯加登陆,对美国本土进行南北夹击。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导致应变不足的美军一败再败,弄得情况终于不可收拾。

  让安毅赞佩有加的是。面对如此窘迫的境况,罗斯福依然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