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五六章 将军意气挥斥方遒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族的阿尔丹氏等,这么说起来,安将军祖上是满族人?人家都说闻名不如见面,现在我倒觉得,有些人是言过其实。”

  跟在安毅身边的沈凤道目光变得凌厉起来,要比国学,得过良师传授的沈凤道毫不逊色,他瞥了周紫微一眼,慨然回答:

  “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建国安息,他的子孙就以安为姓。至汉武帝时,安息开始派使者至长安,中国与其有了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想当高僧,于是就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下来,他的子孙也就世代相传姓安。头一个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安姓人士,是辽东人氏安同。他仕于曹魏,以其有济世之才而见称于世,曾经在曹魏做到左辅。他的儿子安颉也是当时的名人,曾经以‘寻死当战死,可坐受困乎’的豪语,大破来犯的贼军,而被皇帝封为西平公,光宗耀祖。由此可见,安姓本是我汉人自古传承的姓氏,何来满清传入之说?”

  安毅不屑于做这等口舌文章,笑了笑:“只要真心抗日,不愿做***贼,便是我华夏民族之一员,就算我是满人,又有何妨?我想姑娘之所以对我有偏见,估计和我盯着看了你几眼有关,所谓秀色可餐,连古代的腐儒都对美色做不到视而不见,更何况我是一个身体感官都很正常的男人?姑娘长得清新可人,我多看几眼,也是人之常情。对了,不知道二位这次前来,有何要事?”

  周紫微容色稍霁,看着安毅,有些愤然地说道:

  “安将军,据我所知,1922年到1925年四年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裁军。其中在1925年的第三次裁军中,其第十三、十五、十七、十八这四个师团被取消建制,从此以后***国内加上朝鲜、琉球、台湾等殖民地,再算上我国东北的关东军、华北地区的驻屯军等各部常备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十七个师团,共计三十余万人。反观贵部,仅与日军实力相当的第十七军、二十四军、二十六军三个军,就有二十多万,还有将军麾下新组建的第二路军第一〇二师、第一〇三师、第一三六师、第一三七师,以及黔西新编第十三、第十四师,另加湘西第四十九军,云南第五十八军,能够与日寇一战的总共兵力已经超过五十万。

  “拥有如此庞大的兵力,却坐视日军一步步蚕食我国领土,请问将军,这是爱国还是***?”

  安毅一愣,转向王诚钧:“不知道这是周姑娘的想法,还是王先生的看法,或者兼而有之?”

  王诚钧一脸正气:“这是我中华儿女心底共有的疑问。我中***队共有三四百万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